她的愛情,讓她做主
隨著女兒年齡的不斷增長,昔日那個天真爛漫、不諳世事的小公主變成了亭亭玉立、落落大方的美少女,轉眼,她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做父母的都盼著自己的寶貝女兒能找到一個如意郎君,成就一段美滿姻緣,所以,總免不了在女兒的感情生活中插手幹涉。在現代生活中,絕大多數的父母都會幹涉兒女的婚姻,因為天下的父母心都是一樣的:希望自己的兒女有一個美滿的婚姻。父母往往認為:從花前月下走過,在柴米油鹽中熬過,一段愛情到底能走多遠,一段婚姻能否幸福,他們的見識和判斷要遠比還在圍城外張望的子女高明得多,也英明得多,自己是過來人,肯定比兒女有經驗,看人也多了一雙慧眼。
自從有曆史以來,婚姻的總體情況就不能讓人恭維。為了結婚而結婚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人們一直這樣麻木地延續不死不活的婚姻機製。現在做父母的人士,也是繼承了沒有人文精神的單純婚姻世俗思維。教導子女麵對婚姻考慮啥都可以,唯獨不必考慮愛情。
因為父母在結婚之前就忽視愛情的重要性,在結婚後更是缺乏培育婚姻愛情的意誌,麻木的生活麻木了對於愛情和婚姻的正確理解,所以,她們難免就會把自己無心中培養出來的意識強加在子女身上,對子女的婚姻盡興霸道地幹涉,並冠以愛的名義。但是,殊不知,這樣的做法,有可能會毀了孩子一生的幸福,讓她的一生都在無盡的悔恨和遺憾中度過。
在我們生活的周圍,父母幹涉自己的戀愛與婚姻,並為此而苦惱不已、煩悶不堪的大有人在,並且他們中大多數以女孩子居多。的確,每個做父母都希望自己一手栽培的小公主能為自己領回一位乘龍快婿,誰不希望自己的女兒婚姻幸福,家庭美滿呢?但是,父母們在對女兒的戀愛乃至婚姻橫加幹預的時候,有沒有想過,你們是否真的是從她幸福的角度出發?還是隻是單純地憑自己的喜好,仰仗著父母的權威而對兒女的婚姻進行幹涉?
漢代著名的文學家司馬相如,年輕時貧困潦倒,寄人籬下。在此期間,他結識了當時一個大富豪卓王孫的女兒卓文君。司馬相如風流倜儻,卓文君才貌雙全,兩人一見傾心,私定終身。但是卓王孫因為司馬相如的貧困,堅決不同意這門婚事,為了能夠與相愛的人永遠在一起,司馬相如與卓文君一起私奔。雖然司馬相如家徒四壁,但是從小就嬌生慣養的卓文君並沒有因為家境的貧寒困苦而後悔當初的選擇,而是和司馬相如同甘共苦,開了一間酒肆維持生活。後來司馬相如一賦成名,二人終成一段佳話。
曆史上這樣的例子不在少數,父母幹涉子女戀愛與婚姻的緣由無非是經濟條件、路程遠近、對方人品等問題。但是,若非大是大非的原則問題,而僅僅是因為對方家裏的條件、出身、地域上的遠近等等不是問題的問題就破壞了一段本可以成就的美好姻緣,是不是太過武斷?
其實,作為父母,在對待女兒婚姻戀愛的問題上,還是應該以女兒自己的意見為主。畢竟婚姻是她自己的事情,與其相守一生,柴米油鹽過日子的人是她而並非是父母,一個人到了一定的年齡之後,有了一定的社會經驗,對是非善惡也都自己的判斷標準。作為父母,應該教子女理解愛情和婚姻,而不是越俎代庖替子女作出評價。隻要對方不是因為明顯的原則性問題(如暴力傾向、酗酒、賭博、對感情不忠等),做父母的就不應該對子女的婚姻太過幹涉,而作為兒女,雖然有權利自主選擇自己的婚姻,但要懂得為自己選擇的婚姻負責,要能承擔自己選擇的後果。
真正愛子女,就應該給予她們正確的引導,而不是百般阻撓,甚至利用親情作威脅。有些母親因為子女不聽自己的意見,就一哭二鬧三上吊,而做父親的則動不動就揚言斷絕父女關係。這些做法都是鹵莽而不值得稱道的。父母的過分幹涉,隻會造成女兒將來的悔恨。
育女心經
對待子女的意中人,父母可以進行調查了解,溝通交流,了解他有無不良嗜好,是否值得子女相伴一生,切不可先入為主,一切憑主觀臆測或印象一票否決。為了子女能夠獲得真正的幸福,多給他們一些參考與自由,相信她的選擇,讓她自己做主,相信她們有能力為自己謀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