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神爺老把頭各位神仙在上,我們今天要進山了,請給我們指指路,讓我們開開眼,拿了大貨,發了大財,殺雞宰豬再來還願供奉您!”
祭拜完畢後,淩子凱又給那些采參客說明了一下,等會隻要發現是“四匹葉”(也就是生長了五年)以上的林下參全都給采挖出來。
有采參人用懷疑的語氣說道:“小淩老板,這林下參隻有長到‘五匹葉’以上才能值幾個錢,你讓我們連‘四匹葉’都挖了,是不是太可惜了!”
旁邊有人附和道:“就是啊,等再過五六年采挖,你這些林下參的價格起碼能夠翻上兩倍。”
也有人好心地勸說道:“小淩老板,你是不是聽說鎮上要收回林場的承包權,轉賣給那些開發商了,所以想把這些林下參全給賣了啊!別信那些謠言,糟蹋了這些好參苗。”
“就是啊,鵑姑娘,你還是勸勸你這弟弟吧!”
聽著大家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淩子凱有些哭笑不得,雖然知道他們都是出於好意,但還是覺得有些不耐煩起來,說道:“行了!我說這些林下參是你們種的,還是我種的?隻要按照我說的去做就是了,其他的事情就不必你們費心了!”
見淩子凱這麼一說,那些采參人立時閉上了嘴巴。
隨後十個人分成了兩組。先由五個人一字排開,手中拿著索撥棍,往林子裏走去。
沒過多久,便有人發現了林下參的蹤影,取出紅繩子栓在了蘆頭上,回頭招呼另外一組的人上去采挖。
淩子凱和杜鵑並沒有進林子裏動手采挖,而是在外麵將那些采挖出來同時用苔蘚樺樹皮包裹好的林下參收集到一起。
那些林下參雖說是人工種植的,但當初撒播的隻是種子,任其在自然條件下長大,所以生長的地方並沒有規律,找起來並不容易,而且,有時候就算發現了,也因為參齡小於淩子凱定下的要求,不能采挖。
所以將近兩個小時過去後,才挖出了二十幾棵林下參。
淩子凱看在眼中,不由得有些著急起來。按照這種進度,最起碼要花五天時間才能夠采齊一千棵數量,時間上肯定來不及了。
“姐,你先一個人收集著,我去幫幫他們。”
淩子凱說完後,往林子裏走去,將那十個人身上的紅繩子都收集到了一起,拿在了自己的手中。
大家不知道淩子凱將紅繩子全收集過去幹什麼。正不解間,卻見淩子凱用目光掃了眼周圍後,徑直走到了離自己二十多米遠的一叢灌木邊,取出一根紅繩子,彎腰打了個結後,回頭喊道:“這裏有一棵棒槌,你們過一個人來把它采挖了!”
還沒等大家反應過來,隻見他馬上走到了十米外的另外一個地方,再次用紅繩子栓住了一棵參苗,叫喊著讓人過去。
也就在轉眼間的功夫,淩子凱竟然在這千餘平方米的地方找出了不下二十株的參苗。
眾人起初還以為淩子凱一定是以前進林子裏找過這些參苗,知道生長的位置,所以不用尋找就能發現。這樣也好,大家不必再花時間去尋找了,十個人隻管把那些栓上了紅繩子的參苗挖出來就是了。
但是,隨著林子裏那被栓著的一根根紅繩子越來越多後,大家都覺得有些不對勁了。
要知道,這整片林子將近五個平方千米的麵積,加上地麵上灌木雜草叢生,就算是淩子凱先前來查看過,也不可能將所有林下參的生長位置都記在腦海裏,準確地尋找出來啊。而且,采挖出來的參苗沒有一棵是低於五年以下參齡的。
大家開始在心中暗暗誹腹起來:“這小子不是南方人嗎,來雲海之前,恐怕連人參的長得什麼模樣也沒見過吧!找起棒槌來怎麼比我們這些在林子裏鑽了半輩子的老山客還要利索,這怎麼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