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用心聽訴說,分享女孩的喜怒哀樂(3)(2 / 2)

事後,黃女士很慶幸自己忍住了怒火,如果不問青紅皂白將劉婕批評一番,她就會認為自己的母親是一個做事不公正的人,自己也難以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

如果青春期女孩覺得父母是善意的聆聽者,她會向父母吐露藏在內心深處的秘密,尋求父母的幫助。所以,父母在傾聽女孩講話時,要有耐心、沉得住氣,讓你的女兒把她的心事一股腦兒地說出來。

降低姿態,傾聽女孩的心聲

小時候,父母總會讓自己貼近女孩,看她的笑臉,聽她咯咯的笑聲,體會她的快樂,揣摩她的內心世界。目的隻有一個,讓女孩知道,父母愛她。可是,當女孩逐漸長大時,有的父母開始用一些成人做人處事的標準,來嚴格地管理、要求她。甚至對女孩某些美好的想法也加以批判,或者冷漠地對待她的請求。把失落與失望留給女孩,把成長的欲念強加於女孩。青春期女孩在這種環境中成長,就會逐漸地變得不聽話,變成“問題少女”。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就父母而言,隻有愛女孩,才能得到女孩的信賴。但是,很多父母總是對女孩喊著“給你愛愛愛不完”,卻往往不知道愛的真諦。愛不是盲目的,它需要方法和藝術。教育專家主張,愛孩子,就要降低姿態,傾聽孩子的心聲。

當父母傾聽青春期女孩說話的時候,最好看著女孩的眼睛。這樣,女孩就會知道父母認真地在聽。因為父母視覺上的關注,會讓女孩沒有距離感,從而能夠很好地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

這裏的降低姿態,是要求父母將自己的思維放到與青春期女孩平行的位置。這樣,父母才能進入女孩的情緒和思想係統中,才能以孩子的眼光去看她的世界;以孩子的心去體會她的心情;以孩子的思想去推理她所做的一切;以孩子的接受能力和興趣愛好去設計教育方式。這樣,也能有效將父母的感受和智慧傳遞給女孩。當父母降低姿態,用心傾聽孩子的心聲,你會發現一片完全不同於成人的、純淨而多彩的天空。

一位父親在微博中寫過一篇名為《降低姿態,傾聽花開的聲音》的文章。他寫道:“孩子需要理解,理解的方式有很多。我選擇一種最簡單的方式——降低姿態去傾聽。”

這位父親說,隻要有時間,隻要發現女兒有不開心的表情,他就要求自己降低姿態,傾聽女兒的心事。他從女兒的話語中,傾聽她對這個世界的認識及對父母的意見。他讓女兒慢慢地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想法,不管對和錯,他總是願意聽一聽,然後再作結論。能夠解決的當然應該解決,不能解決的,他就給女兒講一講道理。比如:如果女兒與別的同學攀比,他就列舉出女兒有而別的同學沒有的東西,打消女兒的攀比心理;他拒絕女兒要買一個新款手機的要求,他告訴女兒:“我有能力為你買那個手機,但是,我覺得沒有這個必要。首先,你是學生……”

他認為,這種降低姿態去傾聽的方式,可以讓女兒知道:她是一個被尊重的生命,一個能夠自己思考的、有判斷能力的人;父母關心她,並願意成為她的朋友。

如果父母總是高高在上地麵對女孩,那麼,父母與孩子的距離,就不僅是身高上的差距,而是一代人與一代人之間的距離,是一顆心與一顆心之間不能溝通的距離。也許父母難以接受女孩的要求與願望,但女孩同樣也難以理解,她小小的願望為什麼會遭到拒絕?

作為父母,不要總是高高在上,用大人的眼光看待女孩的行為,用大人的思維評判女孩的想法。其實,親子之間的信任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上,唯有信任,彼此間才可以真誠地溝通、交流。可是,有的父母往往在無意中破壞這種平等,自行了斷了與孩子之間信任的紐帶。可以設想,沒有任何信任為基礎,教育的效率是極其低下的。因此,父母要不時降低姿態,傾聽女孩的心聲。

降低姿態去傾聽,是父母關心青春期女孩內心世界的一種方式,是她能夠接受的一種愛護。青春期女孩柔弱的內心世界,難以忍受嗬斥、責備,她有時隻想讓父母知道她的願望而已,至於是不是一定要實現,那並不重要;降低姿態去傾聽,青春期女孩離父母的距離就會縮短;降低姿態去傾聽,父母才能真正看到女孩眼中豐富多彩的世界,真正感受到女孩的喜怒哀樂;降低姿態去傾聽,營造出來的是一種民主、和諧的相互尊重的親子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