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閱讀
讓孩子當眾講話
讓孩子在眾人麵前侃侃而談、語言優美是許多家長的渴望,但是有些孩子卻並不能收放自如。想想看,在生活中,你是否有過以下的經曆?是不是常常在一次次交流的公眾場合,為孩子沒能完全表達出思想而感到有些遺憾?是不是常常對能言善辯的孩子感到羨慕,因自己孩子的語言貧乏,不善辭令感到低人一等?在孩子的成長中,當眾講話是機遇,更是挑戰。每逢這時,許多孩子心跳、臉紅、不知說什麼或者怎麼說。口才生澀造成表達欠缺不完整,溝通和交往陷入尷尬境地,導致個人魅力受損,機會也就一閃而逝。
在社會工作與交往中的多次失敗使家長們逐漸明白了:隻會幹,不會說,已經不符合當今社會發展的潮流。機會是均等的,但是善於把握機會並且能夠成功的人卻是不多的。那些善於表達和與人溝通的人就緊緊抓住了機會,在第一時間內表現出自己的聰明才幹。
有些孩子害怕在眾人麵前講話,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幾點:
一是生理心理的因素。體弱多病,動作遲緩,外貌體態上有缺陷等先天不足的因素,常常會使孩子在生活中受到冷落,久而久之孩子就會感到心理壓抑,逐漸形成一種自卑感,在人多時不敢露麵,更談不上當眾講話了。
二是有的孩子並無生理缺陷,但其神經類型造成他鬱鬱寡歡。
三是家庭因素。家長專製、粗暴、冷淡、歧視甚至打罵孩子,孩子就會孤僻。
怎樣幫助孩子在眾人麵前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意願呢?
對待第一種類型的孩子,家長應在情感方麵給予他們加倍的關心與愛護,及時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加以鼓勵和讚揚,特別注意在眾人麵前列舉他們的優點,並給他們講一講有關保爾、吳運鐸、張海迪等人物的故事,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讓孩子感到大家都很關心他、愛護他,這樣孩子在眾人麵前也就敢於表達自己的情感、願望和要求了。
對於第二種類型的孩子,雖是神經類型造成他們的鬱鬱寡歡,但家長應給予矯治,鼓勵孩子積極參加活動,有問題和有自己的見解後勇於說出來,這樣各方麵才能受到鍛煉。
第三種類型純屬環境的影響,矯治的辦法是家長應首先親近孩子,與孩子建立感情,切忌對孩子管製多、批評多、禁令多,即使是孩子有了錯誤,也要弄清楚,然後再決定批評的方式方法。
此外,以下這些小方法也很有效。
鼓勵孩子唱歌或朗誦短詩讓你欣賞,或定期舉行家庭表演會,以此訓練孩子的膽子。
讓孩子重述小說或電視電影的故事,幫助孩子將長故事濃縮成“短劇”。
多給孩子打氣,對他們的努力要有具體的表揚,如“我很喜歡你描述的人物,很生動,你能不能再多講一點?”
鼓勵孩子在親友前講笑話或與他人分享個人的特殊生活經曆,如度假,旅遊等。
比較年長的孩子可參與非正式討論,以訓練辯駁能力。
可每周定時訓練孩子的口才,讓其有機會練習演講與辯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