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讓孩子主動去幫助別人(2 / 2)

父母積極教導孩子助人可從以下幾個方麵入手:

1.處事積極

要幫孩子了解如何助人,光是告訴他哪些事不可以做是不夠的,你應該鼓勵他行事積極,懂得適度冒險。

2.解釋原因

就像孩子得由大人告訴他們打人、罵人是很不好的一樣,他們也有權力知道幫助別人是多麼好的一件事。譬如:“如果你也把你的小車讓妹妹玩,你就不會讓她覺得好傷心,她會很高興。”

3.樹立榜樣

特別是3歲以前的孩子,真是有樣學樣。所以,說破嘴也不會比你身體力行來得有用。

4.給孩子機會,讓他去幫助別人

培養孩子對周圍人事與情感的敏銳,並讓他們去嚐試自己所學到的。例如:假設哥哥或弟弟不舒服,或小熊熊生病了,讓他去照顧,從經驗的累積中會使他了解什麼是“幫助”。父母要教育在上幼兒園的孩子,要關心幫助別的小朋友,當小朋友摔倒了,要主動扶起來,並加以安慰。在這種舉動中,孩子將會體驗到幫助別人的快樂。

5.幫助孩子形成“利社會”的自我形象

這也就是讓孩子分享幫助別人的感覺與快樂。

延伸閱讀

拯救海星

一天,一個老爺爺和一個小女孩在海邊散步。發現有成千上萬的海星被衝到海灘上了。在太陽底下它們過不了多久就都會幹死。見此情景,老爺爺便隨手撿起了一隻海星將它拋回大海。這時,小女孩就問道:爺爺,你這樣做有什麼意義嗎?這個海灘上有成千上萬隻海星,你所救的這一隻但對它們而言也不過隻是救了它們中的千分之一、萬分之一呀……老爺爺說道:雖然對於這整片海灘的海星而言,我所救的隻是它們中的千分之一、萬分之一,但是對於我所拋回海裏麵的這隻海星而言,我確是救了它的百分之一百,而且,也就是因為我這樣的行動,它就能活下來了。一邊說著他又揀起一隻海星扔進海裏。

幫助人並不是要你幫助所有的人,你也沒有那樣的能力,畢竟我們每個人都隻是一個凡人。救助,並不是要把全部都救助好,如果你的救助,你所做的事情能幫助了一個人,而且這個人一生的命運也因為你的救助行動而改變了,他有讀書的機會了,有人關愛他了……你的救助行動改變了他一輩子,那麼,你所做的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如果現在社會上的人士都這樣想,如果每個人都對社會關心一點點,那麼我們的社會將會更溫暖。如果每個人都撿一個海星把它丟回大海裏麵去,那麼,整個海灘的海星都不用幹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