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讓孩子把一件事盡快做完(2 / 2)

9.與成人做事的目的不一樣

成人做事是為了取得更多、更好的結果,因此成人一般都會自覺地抓緊時間盡快地完成所做的事情。但孩子則不一樣,孩子做事在很多時候是為了享受做事的過程,是為了體驗做事的過程,他們做事的主要動力是“好玩”,他們更感興趣的往往是活動的過程而不是結果,所以他們花在做事的過程中的時間一般都比較長。於是,在大人看來很快可以完成的事情,孩子卻遲遲不能完成。

10.與家長消極對抗

現在有些父母“望子成龍”心切,很少給孩子空閑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孩子一件任務完成了,家長另一件任務又布置出來了,家庭作業做完了還有額外的作業。於是孩子便想出了磨蹭的招數:慢點做,要不做完了,還有別的任務。

永遠替孩子代勞,實際上會害了他們,我們應該讓他們自己照顧自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養他們獨立生活的能力。那麼針對這些問題要怎麼解決呢?可用以下的方法:

1.說服教育法

告訴孩子,自己也很忙,有很多事情要做,所以時間很緊張很寶貴。告訴孩子,不要磨蹭,要自己節約時間,珍惜時間。

2以身作則法

家長主動做出榜樣,讓孩子進行學習。家長是孩子身邊接觸最多的人,是孩子行為的準則和參照物,家長的一舉一動都影響著孩子的心理發育和道德建設,所以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

3.老師配合法

大部分孩子都十分聽老師的話,老師的話就是聖旨。所以你可以和老師建立同盟,有意讓孩子因為磨蹭遲到一次,然後讓老師對其進行教育。但是要注意方法,不可太粗暴,但也不能蜻蜓點水,要把握好火候,才能對孩子起到切實的影響。

4.訓練鍛煉法

像部隊上要求戰士一樣,對孩子適度嚴格要求,要有適度嚴格的紀律,而且要在一定時間內盯緊,養成習慣之後,就會好轉。但是不能完全參照部隊上的軍事化管理,隻能說是學習,不能因為追求速度磨滅孩子做事情的興趣。他們畢竟還是在學習和享受生活的,一切要適度,要有人情味,不能過於苛刻。同時也要因人而異,每個小孩子有不同的標準。可以要求他們在5分鍾隻能穿好衣服,然後10分鍾之內洗刷。要慢慢改變他們磨蹭的習慣,也許一開始他們不能達到標準,但是慢慢會有進步的,有進步就好,要提出表揚,千萬不要視而不見,打擊孩子的積極性。

5.自己動手法

不要替孩子代勞做事情,比如穿衣服,要讓他們自己動手穿。一開始可能會很慢,因為他們的動作不熟練,但是千萬不要因此而伸出援手,這樣他們會永遠等待父母的幫助。有些事一定要讓孩子自己做,時間長了,他們養成習慣以後,動作就會熟練了。

自立小故事

魯迅先生爭分奪秒擠時間

魯迅的成功,有一個重要的秘訣,就是珍惜時間。魯迅12歲在紹興城讀私塾的時候,父親正患著重病,兩個弟弟年紀尚幼,魯迅不僅經常上當鋪,跑藥店,還得幫助母親做家務;為免影響學業,他必須作好精確的時間安排。

此後,魯迅幾乎每天都在擠時間。他說過:時間,就像海綿裏的水,隻要你擠,總是有的。魯迅讀書的興趣十分廣泛,又喜歡寫作,他對於民間藝術,特別是對傳說、繪畫有深切的愛好。正因為他廣泛涉獵,多方麵學習,所以時間對他來說,實在非常重要。他一生多病,工作條件和生活環境都不好,但他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才肯罷休。

美國人說,時間就是金錢。倘若無端的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是無異於謀財害命的。在魯迅的眼中,時間就如同生命。因此,魯迅最討厭那些成天東家跑跑,西家坐坐,說長道短的人。在他忙於工作的時候,如果有人來找他聊天或閑扯,即使是很要好的朋友,他也會毫不客氣地對人家說:“唉,你又來了,就沒有別的事好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