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計存錢

安然讀書的那所中學,是全市最好的重點中學。但,安然所在的班級,不是那所中學的重點班級。安然他們班裏,學習拔尖的同學不是太多,打架鬥毆,講究哥們義氣的反倒不少。

安然的媽媽,很擔心安然跟著他們班裏的壞孩子學壞,時不時得就要提醒安然:“好好學習,否則,將來沒有出息!”安然很理解媽媽的意思,更理解媽媽供他上學的艱辛。

安然的爸爸和媽媽七八年前就離婚了。安然的爸爸在黑山泉煤礦挖煤,在安然讀小學四年級的時候,爸爸與礦區一個小寡婦好上了。從此,在安然的記憶裏,媽媽就不許他再提爸爸了。安然考上中學的那年夏天,想去礦上看看爸爸。可媽媽不讓去。媽媽說:“你爸爸早死了,你去看他幹什麼!”其實,安然的爸爸還在礦上挖煤。媽媽恨他!連兒子都想讓他見。

安然的媽媽原先是市塑料十三廠的工人,三年前,廠子倒了,可她為了供安然讀書,每天堅持往郊區送煤球,掙錢不多,但能維持安然讀書和家庭的正常開銷。

安然媽媽的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媽媽知道孩子學習有用!平時她能為安然學習所要做到的,盡量做到了。電視上說“腦黃金”可以幫助孩子增強記憶,媽媽就張絡著到商場去買“腦黃金”;廣告上講,青少年吃山核桃,可以補充大腦的營養,媽媽就不惜一切代價,托人從山區買來山核桃。學校提出來要買的學習資料、課外讀本,媽媽從來不疼惜錢,百分之百的滿足他。

總之,家中花錢的地方很多。而安然的媽媽掙錢的路子,隻有一條,那就是每天一清早起來,趕到煤球廠,拉上一板車煤球,送到近郊的農村後,大街小巷的喊呼:

“賣煤球嘍!——”

“賣煤球喲!——”

有時候,喊上半天,也喊不來一個人。城市郊區的不少農家,也都跟城裏人一樣,用上了煤氣、液化石油氣了。安然的媽媽越來越覺得送煤球這生意難做了。尤其是到了周末的下午,她為了等兒子回家,幹脆就放棄往鄉下跑了,掙不了幾個錢不說,關鍵是周末這天下午,兒子要提前放學回來,她要勸兒子去洗個澡,晚上給他做點好吃的,改善一下生活。

今天,又是周末。安然的媽媽提前把飯菜做好了,等著安然回來。可等到天黑,也沒有等到兒子。媽媽有些心焦,打電話到安然同學家一問,人家說安然早就放學回去了。安然的媽媽這才慌了神,慌忙換了身衣服,要去學校找。

還好,就在媽媽下樓的時候,安然背著書包回來了。媽媽手電筒照到安然的臉上,又驚又喜地問他:“你怎麼才回來?”

安然吱唔了一聲,說:“寫作業了!”

媽媽有些不大相信,舉出例子,說他們班,誰誰誰,早就放學回來了,你怎麼磨蹭到現在?

安然沒有吱聲。

回頭,安然坐在飯桌前吃飯了,媽媽還是有些不放心,問他到底在外麵幹什麼了?媽媽擔心外麵電腦城、娛樂城什麼的太多,怕安然跟一些壞孩子學壞。安然的身邊沒有爸爸。這教育孩子的事,全是媽媽一個人擔著。所以,媽媽對安然特別關注!

安然呢,看媽媽問得認真,半天抬起頭來,告訴媽媽,說他們老師布置了一道作文,題目是《我第一次存錢》,班上好多有錢人家的孩子可能都存過錢,當堂就把作文寫完了。可他從來就沒有存過錢,不知道怎樣去銀行存錢,拿到那個作文題目以後,直發愣!趴在課桌上,苦思暝想到同學都走光了,他還是沒有想起來怎樣去存錢,尤其是第一次存錢的那種感受,找不到。

安然跟媽媽說,能不能給他一點錢,讓他親自去銀行存一下,親身經曆一下那種存錢的滋味呢?說到這裏,安然怕媽媽不理解,放下手中的碗筷,跟媽媽解釋說,這種做法叫“體驗生活”。安然舉出很多大作家,寫出名作名篇和體驗生活的來例,比如說趙樹理,他不深入農村,怎麼能寫出“山藥蛋派文學”呢,還有老舍,他要不是北京人,怎麼能把北京的《茶館》,寫得那麼入木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