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聽了安然的一番話,覺得安然說得有道理,答應給他一點錢,讓他去體驗一下存錢的生活感受,當即問他:“你要多少錢?”
安然反過來問媽媽:“家裏有多少錢?”
媽媽說:“平時拉煤掙的錢,隨手都花了,要說存款,也就是三千、兩千的。”
安然說:“那你就給我一千好啦,省得存少了,讓人家儲蓄員笑話。”
媽媽猶豫了一下,但還是去裏點出一千塊錢給安然,媽媽告訴:“你就到我們家樓下那家工商銀行分行去存好了!……..”
安然怕媽媽繼續說下去,打斷媽媽的話,說:“好啦好啦,你把錢交給我,你就別再說了,明天你讓我自己去體驗好啦!”
媽媽想想也是那個理兒,如果她再把存錢的一整套手續都說給兒子,那還有什麼意義呢。所以,媽媽也就不吱聲了。
第二天是星期天,按慣例,星期天的早晨,安然要睡到八九點鍾才起床,可這一回,媽媽一大早起來去郊區送煤球時,發現安然已經不在床上了。
想畢,那孩子今天要去存錢,心裏激動的,是不是一大早就去街上找銀行存錢去了?媽媽輕輕地搖搖頭,心想:這城裏的娃喲,什麼都不懂得,天這麼早,哪家銀行能開門迎客呢?
好在兒子是為了寫好作文而起個大早,隨他去吧。當下,媽媽隻管收拾好她的拉煤車,招呼著樓上樓下幾個一同拉碳的姐妹,去郊區送煤球去了。
中午,安然的媽媽忙著送煤,沒有回家。
傍黑,媽媽從郊區農村送煤回來時,考慮今天是兒子的星期天,要給他改善生活,專門買了一隻大個的野山雞,帶來一些郊區菜農的新鮮水果和蔬菜,想讓兒子解解饞,嚐嚐菜農的“綠色食品”。
可進家以後,原認為安然會在家裏寫他的《我第一次存錢》,可打開房門,一切還是早晨她出門時的老樣子。也就是說,安然一大早出去存錢,到現在,一整天都沒有回來。
媽媽心裏直犯嘀咕:這孩子,存錢怎麼存了一天?是不是把錢搞丟了,不敢回來了。還是存好錢,跑到同學家去寫“存錢感受”去了?
媽媽心裏一邊這樣胡思亂想著,一邊把飯菜做好,等著安然回來家吃晚飯,可左等右等,就是不見安然回來。
媽媽想:這孩子,這兩天有些不大對勁兒,放學不按時回家,還搞什麼“存錢感受”,莫不是兒子做了什麼虧心事兒背著她?她打電話到安然同學家找安然,回答:都說不知道。她還想打電話到銀行問問,是不是有個十五、六歲的小男孩,到他們哪兒去存錢?
可轉而又想,這會兒,已是晚上下班時間了,街上的銀行全都關門了。哪這孩子到底跑哪裏去了呢?安然媽媽坐臥不安!
忽而,她想來問一下安然他們班的同學,是不是老師真布置了《我第一次存錢》的作文題。沒料到,這一問,安然的媽媽更加恐慌了!
這一周,安然他們班裏,根本就沒有作文課,更別說布置什麼《我第一次存錢》的作文題了。
刹那間,媽媽傻眼了,她呆立在電話機旁,好半天沒醒過神來。回頭,等她慢慢冷靜下心來之後,她似乎意識到:完了!兒子一定出了大事情,十之八九,是做了壞事,被人敲詐了;要麼,帶著錢,離家出走。媽媽當即來到安然的小屋,想查找一下,他是否留下什麼信件之類。
可翻了半天,什麼也找到。最後,安然的媽媽要打電話報警時,忽而看到安然的書桌上,放著一張頭一天的晚報,其中有一條用黑筆勾劃出的報道,說:昨天夜裏,黑山泉煤礦,發生瓦斯爆,一百多名礦工被埋在井下……..後麵的文字,媽媽還沒有讀完,就已經淚水模糊了!她知道:兒子去找他爸爸了。
原載《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