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店老板的教訓:委托管理要遵守契約關係
上課
對於企業家來說,最重要的一點在於:不能把委托代理關係建立在感性基礎上,而是要靠一種理性的製度和機製,約束、規範彼此的行為,這種機製可以簡單地概括為“三步走”。
馬總的煩惱
馬總是江蘇某品牌連鎖店的老板,最近,他一直在為店鋪留不住人而鬧心。事情是這樣的:一開始店鋪是馬總自己負責經營,3年來店鋪業績良好,他想給自己多一份思考時間,於是決定招聘一個店長來替他管理店鋪。
通過同行朋友介紹,馬總招來了一位新店長花某。花某有5年的藥店品牌連鎖店店長崗位的曆練。到了年末,店鋪的銷售額一直呈上升狀態,但馬總還是擔心花店長的能力不夠,事無巨細都要親自過問。
為了鼓舞店鋪的士氣,馬總還主動找每一個銷售員進行秘密談話,並做出承諾:“你好好幹,過一段時間,這個副店長就由你來做。”慢慢地,組織中開始有個別員工在早會上公開頂撞花店長,有的員工的工作熱情繼而出現“降溫”現象,甚至馬總不在店裏,員工也會主動向馬總彙報工作和反映問題。那段時間,花店長就像是聾子耳朵一樣隻是個擺設,他感覺自己有點兒多餘。
不久,花店長陷入一種極為被動的局麵:安排工作有人做,卻總做不好;銷售計劃有執行無結果;團隊表麵和氣,私下互不配合;月銷售業開始漸下滑。銷售團隊沒有業績,花店長開始尋找原因,於是決定對不服從管理的下屬殺雞嚇猴。可每次他把申請解聘下屬的文件遞到馬總手裏時,得到的批複就這麼一句話:“現在人難招啊,怎麼能隨便把人解聘呢?”一段時間後,鬱悶的花店長在有責無權的情況下憤然離職,公司其他銷售人員最後也逐漸一一離職。從此,店鋪陷入招不到銷售人員的惡性循環中。
到底是花店長能力不夠?還是店鋪薪資待遇不吸引人?或者店鋪缺少親情文化?這些暫且不去蓋棺論定,先來了解一個被世俗認為是奸臣的曹操。曹操是東漢末年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和詩人,三國時期魏國的奠基人和主要締造者。作為一代梟雄,在治國之策上,他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門第觀念,抑製豪強,使所統治的地區社會經濟得到恢複和發展。講到曹操,不免會讓人想到諸葛亮,他是蜀漢政權的主要領導者之一,是近乎於神的智者。然而,三國之中蜀漢先亡,原因何在?
有人認為,蜀漢成也諸葛,敗也諸葛。諸葛亮缺乏領導才能是蜀漢敗亡的最根本原因。諸葛亮本性謹慎,日理萬機,事必躬親,乃至“自校簿書”,“罰二十以上親覽”。最終,不但造成蜀漢人才嚴重斷層,自己也落得個積勞成疾、英年早逝的悲劇。試想,如果諸葛亮將眾多瑣碎之事合理授權於下屬處理,而隻專心致力於軍機大事、治國之方,又豈能勞累而亡,導致興漢偉業毀於一旦?
越級管理的缺陷
從古人的治國之道和授權管理中,可以聯想到馬總的用人管理和店長與導購人員角色定位問題。
造成店鋪陷入銷售人員招聘惡性循環的主要原因在於馬總。作為企業的投資者及最高管理者,其所要管控的是戰略、方向及如何融資問題,不是越級和下屬員工套近乎,也不是在團隊裏擅自搞人事關係疏遠直接下屬,更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如果管理者對自身職責認識不清,就會出現管理錯位現象,致使工作秩序混亂,日常工作漏洞百出,無法正常進行。越是層級高的管理者對自身職責認識不清,產生的危害就越大。當越級管理成為常態,最高管理者直接把手伸向基層員工,發號命令,也就意味著中間所有的管理層自動失效。員工加入這樣一個管理團隊,麵臨的不僅僅是眼前工作上的困擾,將來有一天升職後也會遭到馬總如此對待。所以,員工離開企業是常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