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齦炎和牙周炎懷孕後的女性體內的雌性激素,尤其是黃體酮水平會明顯上升,甚至會上升很高。而雌性激素的上升會使牙齦血管增生、血管的通透性增強,如果口腔衛生欠佳,容易誘發牙齦炎,這種牙齦炎即妊娠性牙齦炎。研究證實,懷孕前患牙齦炎的女性,其懷孕後患妊娠性牙齦炎的幾率和嚴重程度均高於孕前沒有患牙齦炎的女性;而在孕前就患有牙齦炎或牙周炎的女性,其懷孕後炎症會更加嚴重,牙齦會出現增生、腫脹,出血顯著,個別的牙齦還會增生至腫瘤狀,即妊娠性齦瘤,極易出血,嚴重時還會妨礙進食;有些患者由於牙周袋中細菌毒性增加,對牙周骨組織的破壞也加重,往往引起多顆牙齒的鬆動脫落。另外,患牙周炎的孕婦生出早產兒和低體重兒的機會也會大大增加。所以,懷孕前應該進行牙齦炎和牙周炎的檢查和係統治療。
蛀牙由於孕婦生理機能的改變和飲食習慣的變化,常常會忽視對口腔的護理,從而加重蛀牙病情的發展。如果蛀牙病情持續嚴重,可能會引發牙髓炎或根尖炎等更為嚴重的口腔疾病。一旦暴發急性牙髓炎或根尖炎,不但會給孕婦帶來難以忍受的痛苦,而且如果治療時服藥不慎也會給胎兒造成不利影響。另外,有調查證明,若懷孕時母親患有蛀牙,生出的嬰兒患蛀牙的可能性也遠遠大於懷孕時沒有蛀牙的母親所生的嬰兒,原因之一就是母親口腔中的導致蛀牙的細菌是嬰兒蛀牙的最早傳播者,所以,懷孕以前要治愈蛀牙。
阻生智齒阻生智齒是指口腔中的最後一顆磨牙,由於受頷骨和其他牙齒的阻礙,不能完全萌出,造成部分牙體被牙齦所覆蓋,以下頜第三磨牙最為常見。阻生智齒的牙體與牙齦之間存在較深的間隙,容易積留食物殘渣,導致細菌滋生、繁殖而直接引起各種急、慢性炎症,即通常說的智齒冠周炎。由於智齒多在18歲以後萌出,且智齒冠周炎又最容易發生在20~35歲之間,而這個年齡段恰好是育齡女性選擇懷孕的時間,所以要想防止這種病的發生,就應該在孕前將口腔中阻生智齒拔掉。
口腔衛生由於孕期口腔常見病大多與口腔的衛生狀況密切相關,因此準備懷孕的女性需要學習和掌握正確的刷牙和使用牙線的方法,知道孕期如果患口腔疾病,應該如何正確麵對並進行有效的治療。有懷孕計劃的女性,應當到口腔科做口腔衛生及口腔疾病方麵的檢查,接受口腔科大夫的健康指導,做好口腔疾病的預防。
如何預防遺傳疾病預防下一代的遺傳病,始於這一代的擇偶與婚配。如果在擇偶時忽視健康條件,與患有嚴重的遺傳病的人結婚,則下一代患遺傳病的機會將會顯著增加。患顯性遺傳病,如軟骨發育不全、結節性硬化症等嚴重畸形和智力障礙者,應先做絕育手術,然後再結婚。若本人患有一般性遺傳疾病,應避免與患同種遺傳性疾病的人戀愛,防止同種遺傳病人相互婚配,如原發性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先天性心髒病、重症肌無力、脊柱裂、唇裂、先天性髖關節脫位、先天性哮喘、先天性聾啞和高度近視等,患者之間切勿相互婚配,因這類患者之間婚配,其子代患與其父母同種遺傳病的機會將顯著增加。如兩個原發性高血壓病患者婚配,其後代患原發性高血壓病的幾率將高達47%以上。婚姻法規定的近親結婚也一定要避免,近親結婚的子代隱性遺傳病的發病率也會顯著高於一般人群。
此外,正患病毒性肝炎、肺結核、性病和其他一些嚴重器質性疾病的病人,不要急於戀愛和結婚。
胎兒的性別是怎樣決定的眾所周知,人體的生殖細胞中,有23對即46條染色體,其中22對為常染色體,1對為性染色體,女性的性染色體為XX;男性的性染色體為XY。生殖細胞在發育成熟時經過兩次減數分裂,46條染色體減少為23條。其中由於女性的性染色體為XX,因此分裂後卵子隻含有X性染色體。而男性的性染色體為XY,分裂後精子可分別含X或Y性染色體。胚胎的形成要求精子與卵子結合,受精後受精卵內來自父母雙方的染色體融合,又恢複成23對,其中性染色體配對表現為XX或XY。含X染色體的精子與卯子結合,受精卯為XX型,胎兒發育為女性;含Y染色體的精子與卵子結合,受精卯為XY型,胎兒發育為男性。由此可見,胎兒的性別是由男性參加受精的精子是X精子還是Y精子來決定的。男性一次射出含有大量X精子和Y精子的精液,而精子與卵子的結合是隨機的,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