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第1個月(1~4周)
寶寶的生長發育妊娠第1個月時,胎兒的身長約為0.5厘米,體重約為1克,肉眼勉強能夠看見。從外表看,寶寶的頭部非常大,約占身長的一半;頭部直接連著軀幹,有長長的尾巴。胎盤的表麵組織被絨毛組織覆蓋著。胚胎的神經係統、血液循環器官隱約可見;肝髒及消化係統開始明顯發育;眼睛和鼻子雖然還未生成,但嘴和下巴已經能夠看到;胚胎與母體相連的臍帶也開始發育。
媽媽的身體變化準媽媽的子宮形態變化不大,與未懷孕時的大小一樣。妊娠第1個月月末時,子宮比孕前略增大一些,像個鴨蛋,但子宮內膜發生了明顯變化。多數準媽媽基本感覺不到自己的身體有什麼變化或異常,但有一部分人可能出現渾身無力、頭暈、發燒或發冷等類似感冒的症狀,或嗜睡、無力等,會感到不安、易怒等,月經遲遲未來,乳房變得敏感,稍微一碰即痛。
準媽媽的早孕反應與對策妊娠反應是怎麼回事妊娠早期,尤其是在妊娠40多天到2個多月期間,孕婦往往有食欲不振、厭食、輕度惡心、嘔吐、口水增加、頭暈及倦怠等症狀,這些症狀在清晨更容易出現,是孕婦特有的症狀,也是一種正常的生理反應,被稱為妊娠反應。因為一般在早晨症狀比較明顯,常常是空腹造成的,所以也叫做晨吐。妊娠反應通常在停經五六周時出現,以後逐漸明顯,在停經12周前自行消失,一般對生活和工作影響不大,不用特殊治療。
妊娠劇吐是怎麼回事還有一種多見於第一胎孕婦的、較為嚴重的情況,起初為一般的早孕反應,但逐日加重,一般於妊娠第8周時最為嚴重,表現為反複嘔吐,除早上起床後惡心及嘔吐外,甚至聞到做飯的味道、看到某種食物就嘔吐,吃什麼吐什麼,甚至連喝水都吐,嘔吐物中出現膽汁或咖啡渣樣物。由於嚴重嘔吐導致食物攝取不足,肌體便消耗自身脂肪,引起脫水和電解質紊亂,形成酸中毒和尿酮體陽性。孕婦的皮膚發幹、發皺,眼窩凹陷,身體消瘦,嚴重影響身體健康,甚至威脅生命,這種嚴重的妊娠反應稱為妊娠劇吐。
何時需要住院治療妊娠反應但當尿液檢查酮體為陽性時,應該立即住院治療。住院治療的目的是滅酮,即通過靜脈輸液,使孕婦尿液中酮體由陽性轉為陰性。所有住院治療者,均應進行鑒別診斷,一般要做B超檢查,確定胎兒是否正常;做肝髒功能及乙型肝炎血清學化驗,以排除妊娠合並乙型肝炎等疾病的可能。最初兩三天可能需要禁食,主要通過靜脈輸液補充營養及糾正酸堿及水電解質平衡。一般經上述治療後,病情可迅速好轉,嘔吐停止,尿量增加,尿酮體由陽性轉為陰性,食欲好轉,此時可給予少量流食,並逐漸增加進食量或改進軟食。對治療。後病情無改善,特別是體溫持續超過38℃、心率超過每分鍾120次或出現黃疸者,應考慮終止妊娠。
常見病的預防有效預防和積極治療感冒注意預防感冒。如果不慎感冒要盡快采取措施。輕度感冒的孕婦,僅有打噴嚏、流涕及輕度咳嗽等症狀,不用服藥,可多喝白開水、橙汁、熱薑糖水等,適量吃些維生素C,充分休息,充足睡眠,得到醫生的同意後可口服感冒清熱衝劑或板藍根衝劑等,一般能很快自愈。對於感冒較重者,除一般處理外,應盡快地控製體溫,可用物理降溫法,如在額、頸部放置冰塊等。可選擇使用藥物降溫,但藥物的選擇一定要得到醫生的指導和同意。
中藥能有效地控製感冒病毒,中藥處方是治療孕婦感冒較好的辦法,但仍然需要醫生的指導。一旦高熱,如39℃高熱,要去醫院檢查,了解胎兒是否受影響,必要時應終止妊娠。感冒合並細菌感染時,應加用抗生素治療,不能隨意自行用藥,避免應用對胎兒及孕婦有損害的藥物。
孕早期腹痛孕期腹痛是準媽媽遇到的常見症狀之一。孕早期的有些腹痛是因為懷孕所引起的正常生理性的反應,但有些卻可能預示著流產等危機的發生,是病理性的。
在孕早期出現腹痛,特別是下腹部疼痛,首先應該想到是否是妊娠並發症,常見的並發症有先兆流產和宮外孕。在孕期的前幾個月,孕婦如果出現陣發性小腹痛或有規則腹痛、腰痛、骨盆腔痛,問題可能就比較複雜;如果同時伴有陰道點狀出血或腹部明顯有下墜感,那可能預示著先兆流產,孕婦應該多臥床、少活動、勿提重物、不要過性生活,也不要盲目采取臥床保胎的措施,建議及時就診;如果疼痛加劇或持續出血,需要立即就醫。如果出現單側下腹部劇痛,並伴有陰道出血或出現昏厥,可能是宮外孕,應立即到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