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孕期生活科學指導(2)(1 / 3)

產前檢查產前檢查包括哪些內容產前檢查是孕婦定期到醫院接受的一般性健康檢查,如測身高、體重、血壓、骨盆大小、觀察胎動、聽胎心、化驗小便等。產前檢查分初查和複查,初查時進行全麵的一般性體檢及婦科檢查,以了解孕婦的健康狀況及是否被感染;孕中期複查除監護孕婦的健康、檢查孕婦骨盆腔大小外,更突出檢查胎兒情況;孕晚期要複查孕婦的血、尿等常規,監察胎兒的發育情況、胎盤功能和羊水量,預測分娩的方式和時間。

產前檢查的內容分為病史采集、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及特殊檢查。早孕確診時應詳細詢問病史,包括年齡、職業、妊娠次、本次妊娠經過、既往孕產史、月經及婚姻史、丈夫健康狀況及家族成員中有無先天缺陷患者等。體格檢查包括發育、營養狀態、身高、體重、血壓及心肺肝脾檢查,腿、踝部及手的觸診檢查。婦科檢查的目的是了解外陰、陰道、宮頸、盆腔有無異常、子宮的大小、形狀是否與懷孕月份相符合等情況。

實驗室檢查包括血型、血尿常規、尿糖、空腹血糖及血糖篩查、肝功能、乙肝表麵抗原、梅毒血清、風疹病毒、弓形體等檢查,高危孕婦還應進行淋球菌檢查。

常用的產前診斷方法有哪些目前常用的產前診斷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超聲波檢查:簡便、無損傷,孕婦無痛苦,重複性好,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種產前診斷方法。B超應用最廣泛,可以了解懷孕各期胎兒生長發育的情況,估計胎兒大小、胎盤成熟度及羊水的多少;可以觀察胎兒有無畸形,如無腦兒、腦積水、脊柱裂等;可以在B超指引下抽取臍帶血做遺傳病及血型的分析,同時還可以進行適當的治療。高清晰度的c超、s超可確診唇裂、齶裂、多指(趾)、尿道下裂等疾病,還可直接觀察胎兒、胎動等情況。

2.羊膜穿刺術:也稱羊水取樣,最佳檢查時間是孕16~18周時,抽取羊水做羊水細胞培養,染色體核型分析,診斷先天愚型及其他遺傳疾病;做酶的測定可以診斷代謝性疾病;測定羊水甲胎蛋白可以診斷神經係統畸形;血型及膽紅素測定,可以診斷母兒血型不合及胎兒溶血病。

3.絨毛吸取術:經腹部穿刺或經宮頸部取絨毛檢查,檢查內容與羊水檢查相似,但比羊水檢查能提早8~10周,而且技術難度大。

4.胎兒鏡:可於孕15~21周檢查,主要用於直接觀察胎兒,還可對某些遺傳病進行宮內治療。因屬創傷性檢查,國內僅在條件較好的大醫院中開展。

5.臍帶穿刺術:是經母腹抽取胎兒臍靜脈血,在超聲掃描儀引導下於17~32周做宮內采血,進行分析診斷。

6.植入前診斷:又稱著床前診斷,主要是在一個受精卵或胚胎著床前進行檢測,從而了解是否存在遺傳病,可使許多存在患遺傳病風險的家庭做出理想的選擇。此項高技術在國外已向臨床應用發展,國內尚未用於臨床,預示著未來的產前診斷技術將更加簡便、安全。

特別參考準爸爸在養胎中的作用是其他人無法替代的。

從受孕的那天起,夫妻便有了新的角色和責任,成為了準爸爸和準媽媽。由於丈夫是孕婦接觸最多而又最親密的人,丈夫的言行舉止、情感態度,不僅影響著孕婦的情緒,也影響著腹中胎兒的健康發育和成長。養胎應由夫妻雙方共同進行,而丈夫在養胎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丈夫應配合孕婦在養胎中做好以下幾件事:

1.幫助孕婦消除緊張心理。妊娠將給孕婦帶來生理和心理上的變化,情緒容易波動。丈夫無論工作多忙,都要關心體貼孕婦,將孕婦從忐忑不安的心理狀態中解脫出來,使孕婦感到幸福快樂。丈夫還要主動承擔家務,避免孕婦從事較重的家務勞動,保證孕婦有充分的休息和睡眠。

2.創造良好的養胎環境。應安排孕婦遠離噪音和汙染的環境,多陪孕婦去環境優美、空氣新鮮的地方散步或度假。幫助孕婦豐富精神文化生活,一起欣賞高雅的文化藝術,一起欣賞優美的音樂,還可以隨舞曲輕緩地起舞等,以達到愉悅心情、穩定情緒的目的。避免孕婦受驚嚇、悲傷和憂慮,不要看凶殺、暴力和色情等刺激性的電影和電視節目。

3.積極參與、實施養胎。和孕婦一同進行撫摸養胎、音樂養胎、語言養胎、光照養胎等,並記好養胎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