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差一點!你到底有沒有看到它?”我心有餘悸地吼著。稍一定神,我也後悔剛才的過火語氣,溫和地又加上一句:“你得小心。”
人生的確就像開車,不但要機警,而且往往一刹那的判斷就會決定一生。
我兒,恭喜你!你已邁入人生的另一裏程,隻是,我不可能時刻坐在你旁邊提醒你,惟願你緊記我的叮嚀:“要小心!”
我會一直為你禱告:無論你出你入,願天父與你同在、保守看顧你。盼你也像你的爺爺一樣常常禱告,將自己交在上帝手裏。
兒子跟我一樣?
“你到底有沒有看路標?那是個——‘停’!”我對正開著車子,在小路出大路的十字路口隻減了速,卻沒完全停住的兒子咆哮。
“你知道,如果剛才另一邊有車子來不及刹車,便會撞個正著,那不是沒命就是半身不遂!”我窮追不舍,咬住這個“寶貴的教育機會”。
下車後,兒子一走開,妻子便沉著臉對我說:“你兒子開車跟你一模一樣!”頓時,我無言以對。
是的,過去1 8年來,孩子都是坐在後座觀察我開車,如今,換他們來握著方向盤,我們是“乘客”,但他們的“駕駛經驗”,都是從觀察“爸爸司機”累積而來的,有些是我特意教導他們,但更多的是他們從我開車的態度和反應而默默接收的。當然,我希望能成為孩子的好榜樣,但無可否認,他們也在不知不覺中學了我開車時的不良習慣。
當孩子還小的時候,我常常“恐嚇”他們:“快坐好,扣緊安全帶!不然警察來了,會把你帶走。”我相信許多父母都曾如法炮製,因為這確實是很管用的方法。當然,我們並不單要他們學習奉公守法,而是著實為孩子的安全著想。現在,孩子已經可以自己開車了,但我們仍然不住地提醒他們:“記得扣好安全帶,許多年輕人在交通意外中受傷,就是因為沒有扣上安全帶。”
雖然,我們要信任孩子的駕駛能力,但他們實在缺乏經驗,開車速度偏快之餘,又容易分心,甚至不少還在喝酒後開車,而車禍往往就因此發生。沒有父母願意孩子從車禍受傷中取得經驗,因此我們惟有不斷重複地提醒,然而,孩子對於父母的提醒,都總是厭煩地回答:“知道了!知道了!”
“我們因為愛你,才這樣囉嗦呀!”因著愛,我們也實在控製不了自己的舌頭!
不過,我也知道孩子必定從我的開車態度中發覺我的言行不一,我承認我在開車時常會超速,看見警車在前頭時才會慢下來。雖然我從沒有教孩子投機取巧,但我相信他們在我的舉動中已學會了。
有一次,我被交通警察捉個正著,截停我的車子後,開給我一張罰單。
“爸,你對警察說你隻是超速10英裏,可是,警察說你超速25英裏喔。”我覺得自己臉紅耳赤,因為被全家人發現我還厚著臉皮“自辯”。
我們都經常教導孩子要守法、誠實、不貪便宜,但是,我卻在開車時,全都違背了。當然,我也教了孩子一些好的開車態度。
“嘿,兒子,當其他駕駛者超過你的車子,或是跟得太緊時,千萬不要生氣或是做出使你後悔的反應,就忍一口氣吧!”
“人家會挑釁你,你要冷靜,不要輕舉妄動。”
“如果你以惡報惡,你一定會後悔的,寧可讓人一步,頂多也是晚幾分鍾到達目的地而已,總比永遠到不了好!開車就像人生一般,一個決定、一個念頭,就可能鬧出人命。”
那天,被妻子一針見血地說了一句“兒子開車跟你一樣”後,我便硬著頭皮對兒子說:對不起!我不是要對你發脾氣,我是盼望你開車時,不要學你爸爸不好的習慣,而是要學到那些好的!懂嗎?
“嗯……”我的兒子像是不想回答。(太不給老爸麵子了!)
“我知道了!”他終於加了一句。
“那就好!”我拍拍他的肩膀。
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會有意無意地模仿,願我們都小心自己的言行,不要成為孩子成長的絆腳石。
◎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愛他們的媽媽。
◎我們願意聆聽我們所愛的人說些什麼,卻為什麼不聽聽孩子的心聲?
◎在學習做爸爸的功課中,最難的是承認自己常常犯錯。
◎正直是什麼?就是孩子看到爸爸的美好外顯行為時,知道他不是裝假的。
◎父親最根本的缺點在於想要自己的孩子為自己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