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孩子,你不必成龍(1 / 3)

你可以對孩子的喜好沒有興趣甚至不喜歡,但請用心欣賞他們的決定及審美眼光,像對待成年人一樣尊重他們的意見與感受。

就差了幾分!

妻子的手機響起。

“誰?”我好奇地問,她卻搖搖頭,轉身到房間去。

“是誰?”她回來後,我又再問。

“小兒子說,他剛剛拿到申請大學的鑒定考試成績。他說:‘就差了幾分!拿不到一直想得到的四年全額獎學金。’他雖然沒有抱著極大的希望,但他確實很努力準備,所以……我想我必須安慰他一下!”

“我也要去安慰他嗎?”我關心地問。

“不必了!不要再給他太多壓力。這個孩子能夠自動自發已很不錯了。大學沒有獎學金也還是要讀的,你不是已經存錢給他讀書了嗎?”妻子倒是看得開。

“我什麼時候給他太多壓力了?”我忍不住要為自己辯護一下。

對華人家長而言,關心孩子課業是否跟得上、考試成績是否理想,是很正常的事。許多家長從孩子上幼兒園後,為了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便已經成為孩子課業的陪讀生,孩子考試能否拿滿分,不知是多少母親最擔心的一樁事!有些人甚至以孩子的成績作為自己育兒成效的考核,若孩子名列前茅,就證明自己教導有方。

“功課要好,才有前途!”這是許多家長常掛在口邊的“金句”,但各人的天賦不同,對某些孩子來說,讀書確實充滿壓力。

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所以,培育方法也不能一概而論,坦白說,不是每個孩子都是讀書的材料,也不是隻有會讀書的孩子才有美好的將來,許多學業成績不甚出色,卻善於處理人際關係的孩子,反而長大後比許多“高才生”更為出色,因此,不要單以學業成績評量孩子,幫助孩子學會為人處世更為重要。

我們要審視自己“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不要給孩子過分的壓力。讓我們檢視一下,我們是否習慣對孩子說以下的話?

●“你不要讓我們失望!”事實上,我們對孩子的期望合理嗎?是否對孩子期望過高,已超越了他們的能力?

●“如果你考了好成績,爸媽會更疼愛你!”孩子成績的優劣竟牽連到我們對他們付出多少愛?

●“你看,人家孩子的功課多棒,一點都不叫爸媽費心!”這種消極性的評價非常不明智,隻會傷害孩子的自尊。雖然也許隻是我們一時的感歎,但確實隻會給孩子更多負擔。

●“你如果更努力、用心做,一定做得到!”對於某些力有不逮的孩子來說,這無疑否定了他們曾付出的努力,使他們更氣餒灰心。

最理想的做法是培養良好的父子關係,常與孩子談心,借著各樣渠道與機會了解、關心、鼓勵他們。當孩子能安心坦然地與我們分訴自己的壓力時,那就是最健康的減壓方法,如果此時父母再能分享自己的人生經曆,那更是美好不過,隻是,不要急著給他們意見,讓他們來請教我們吧!

我有四個孩子,天賦各有不同,在讀書方麵的表現也各不相同,一個是“不讀書就會頭痛”,另一個是“看到書就頭痛”,有一個讀書不費吹灰之力,但他的孿生弟弟卻得拚命溫習才能考得好,同一家人,竟然有這麼大的差別,我們做父母的,要常互相提醒,千萬不可偏私,拿孩子們互相比較,也謹慎不要給他們有形或無形的壓力。

“你真的覺得我不需要提醒他如何才能在下一次考得更好嗎?不用我來鼓勵他嗎?”我不罷休,再問妻子。

“不必了!他已經盡了全力!我們就當做沒事一樣。你不是常說,考試成績並不能決定一個人未來是否成功嗎?”母親真是了解兒子。其實,兒子的成績比我當年的成績已經好許多了。

虎父也可出犬女

有一回,一位我十分尊重的教授朋友在他家廚房裏向我傾訴心底話。他搖頭歎氣說:

“這個孩子真是……我費盡心思栽培她,讀最好的大學,可是她卻……唉!”他停頓一下,又歎了幾口氣。

“你看,她現在隻是在政府機構工作而已。”我可以聽得出他的弦外之音:“怎麼虎父卻出了個犬女!”

教授的歎息也讓我想起電影明星成龍,他有一次在記者麵前把兒子罵得非常慘,成龍說:“我那個兒子跑步跑不過我,打又打不過我,連舉重也不如我。”

誠然,天下父母都盼望孩子超越自己,可以“青出於藍,更勝於藍”,許多父母都認為下一代要比這一代更好,才算是上進。然而,我們也要回歸現實情況,孩子是否“出色”,牽涉很多因素,我們不能一廂情願地揠苗助長,這隻會嚴重破壞親子關係!

首先,我們也要公平一點,若我們已經在自己的行業上出類拔萃,孩子有可能再攀高峰嗎?就以成龍為例,要自己的兒子比他更精通武術,合理嗎?他真的願意兒子也像他一樣,全身都曾受傷骨折,靠著武打吃飯嗎?而我的教授朋友是否也想到,他的女兒實在不容易像他一樣有那麼傑出的學術成就?他的確是得天獨厚的人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