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滿Fun爸爸(2 / 3)

要玩得暢快、無拘無束,彼此都能享受,就得把自己降到他們的程度,要真心真意,不能裝假。我們可以暫時放下父親的角色(那種從上而下的關係),用孩子朋友的身份來玩樂。或許,對一些來自傳統家庭的男人而言,這個建議會使他們大皺眉頭,甚至不知所措,但是,我相信若願意嚐試,必會很快看到回饋。

“你喜歡x x(打電子遊戲、打籃球、跑步、看電影……),我可以和你一起試試嗎?”

“這個遊戲看來好精彩,我可以坐在旁邊觀察,學習看看,等一下你能教我怎麼玩嗎?”

“我可以帶你們去商場,你們自己好好逛街,吃晚餐時,我們在xx餐館等你們吃飯,好嗎?我等不及看看這次你們會買什麼可愛的東西了。”

“最近不是有出新電影嗎,你們不是最喜歡那個女主角嗎?我們全家一起去看,爸爸請客!好不好?”

也許你會說:“好肉麻哦!”不要忘了,我們需要先接納他們,嚐試了解年輕一代的喜好、音樂、文化,才能融入他們的生活圈。如果我們先入為主,瞧不起孩子世界的文化及朋友,無疑就是自築圍牆,我們也不會受孩子歡迎的。

2.重新複習如何與孩子溝通

“我怎麼不會跟我的孩子溝通?他不是我養大的嗎,不是我教導他說話的嗎?”

“與孩子的溝通要像朋友一樣?無疑,這與傳統華人父母的觀念大相徑庭。”

“真的要跟孩子做朋友嗎?那豈不是放棄父母的尊嚴了?”我曾經聽過不少父親這樣說。

孩子每天都在成長,與他們的溝通方式需要常做評估、調節和修整,如果我們堅持以對待孩童的方式對待青少年,想要與他們談話,他們也會厭煩,就更談不上他們會主動向我們傾訴心事,也不能怪孩子總想往外跑了。

與孩子溝通時,我們是不是專注於對方,尊重孩子的感受,專心聆聽,注意孩子的表情和情緒,又不時加上鼓勵並認真考慮接納他的意見?我們有沒有經常把“哇,好棒哦”、“我喜歡”、“這是個好主意,你想得真好”這些句子掛在嘴邊?還是經常對孩子說的是:“NO, NO!”

要能與孩子順暢溝通,就不能常使用權威,更要暫停發號施令,也不能說:“這實在是個蠢念頭”,“你的那群狐群狗黨,什麼阿貓阿狗,差勁極了”,“若換了是我,我才不會這樣想、那樣做”。試想,如果有人對你這樣說,你會有什麼感受?永遠別忘記一句中國老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即便是自己的孩子,也是如此。

“溝通”在親子關係上極其重要,但許多父母卻把它變成了一攤爛泥,越弄越糟。要改進,就要懂得欣賞孩子的童真,重視孩子的感受,再加上在需要時,願意誠心說:“對不起,我剛剛不該發脾氣,爸爸要更多改進。”

3.做一些彼此都樂在其中的事

“你孩子喜歡什麼活動?”這個問題可能會使不少青少年的父母啞口無言。

“哎呀,我怎麼可能喜歡孩子喜歡的東西?”

“我對球賽、音樂、逛街……一點興趣也沒有!”

“算了吧!這個時代年輕人的玩意兒,我可不來電!”

這些理由,常常讓我們錯過與下一代建立關係的好機會。

倘若孩子喜歡籃球,當他們與友人比賽時,爸爸可以坐在旁邊觀賞。雖然他們的水平遠遠不能與NBA相比,但你的孩子及他的朋友一定會為你這個爸爸加分。不久之後,你也會被邀請加入他們的隊伍。不信嗎?試試吧!能和你的孩子成為隊友,恭喜你!你已被列入“成功父親”行列了。

如果是女兒呢?幾乎每個女孩子都喜歡逛街,你可以偶爾陪伴她們,從男性角度給與意見,她們會奉為圭臬呢!若大家都喜歡上館子,你可以陪伴孩子吃他們喜歡吃的,不要太吝嗇,看著孩子吃得高興,我們花錢就值得,那可是最佳的投資。何況,你也享受他們的陪伴,吃了個飽,不是嗎?

許多做父親的,每看到孩子玩電子遊戲,就會有一股無名的怒氣往上冒,與其為此和孩子吵得不愉快,又或眼睜睜看著他們玩遊戲而無可奈何,倒不如自己先平靜一下,嚐試學習和孩子一起玩,相信親子關係一定會改進不少,而且也可以監督孩子玩遊戲的時間及時時提醒他打遊戲的姿勢,不要弄壞了脊椎。

“聽起來很簡單,真的管用嗎?”刻意與家人製造有Fun的時刻,其實就是這麼簡單!可惜的是,許多人已很久沒有與自己最心愛的人共享這樣的甜蜜時刻了。孩子其實也很想讓父母了解他們的喜好,邀他們進入自己的圈子,但他們不知道如何踏出第一步,因此,何不由你開始呢?

請問上一次,你與孩子做伴,傾聽他們的感受、享受他們喜歡做的事情,是多久之前了?

“爸,你想和我們一起到手機店走一趟嗎?”我在忙著寫作時,17歲的兒子問我。

“當然想喔!是不是有新的手機上市?”其實我的時間很緊迫,但是我知道,如果拒絕,也就是放棄與孩子做伴的“權利”,下一次他可能就不再邀請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