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滿Fun爸爸(1 / 3)

你認為養育孩子隻是供他念書、噓寒問暖和不斷付出嗎?

你不希望能與孩子一起享受溫馨、歡樂的時刻嗎?

“上帝,感謝你幫助孩子越來越像你,他們使我的生命更加充實、快樂和有意義!”你盼望自己能帶著微笑,如此向上帝感恩嗎?

“我的孩子已經等你好幾個星期了。他們一直渴望叔叔帶給他們一個特別的假日呢。”親戚在機場接我時,迫不及待地告訴我。

“真的嗎?我也很懷念和他們一起玩耍的日子呀。”我快樂地回應。不過,我又不禁對自己的孩子有點內疚,因為當我客居朋友家時,我與朋友孩子相處的時間似乎比我待在家中,花在自己孩子身上的時間還要多一些。

其實,我也沒有做什麼特別的事情,隻是陪著這些小朋友逛逛公園,坐坐碰碰車,給他們買好吃的冰淇淋,在麥當勞跟他們比賽吃炸薯條,都是一些在我孩子小時候,我常和他們玩的小玩意。

“他們聽見你要來就好興奮,還說,每次你來都是好有Fun!”孩子的媽媽微笑地說。

我個人認為“Fun”這個英文字比中文更能表達父子、朋友之間玩樂的高興,是一個能把憂慮撇在一旁,使人享受、回味的時光。

這並非想貶低我們華人不懂得和孩子打成一片,但是傳統父母,尤其是父親們確實需要多“進修”如何與孩子(不論他們已多大)有更多的Fun。

與家人有更多Fun,是十分寶貴的,非金錢所能買,我們理應付上任何代價來爭取。有Fun的事,其實不必花什麼大錢,我們常會擔心費用,誤認為若要玩得開心,可能就得花大錢才能獲得,其實,有Fun的節目往往是一些我們認為太普通、太平凡的活動,以致早被我們遺忘了。

以下是幾位年輕的朋友,也有已為人父母的朋友,關於Fun的分享:

“我最懷念的是我們在房間裏,把燈關掉,全家人躺在地板上,就像到野地露營一般。爸媽也跟著我們躺在那裏耶!”

“每逢周末,我們跟爸媽一起玩撲克牌,媽媽老是當輸家,爸爸則常常作弊,那是我們一家人最Fun的時刻!”

“我還記得那時候爸爸爬在地上扮做馬兒,我們就快樂地騎在他身上;現在每次看見別的孩子坐在他們父親的肩頭上,我就想起兒時這段溫馨美好的時光。”

“我最喜歡麥當勞了,每次不論去哪裏,爸爸都會說,來!我們該去麥當勞囉。哈哈,那是我們家的‘傳統’!”

“我爸爸經常帶我去釣魚,這對許多城市人來說可算是新奇的玩意。其實,我們也不是到湖邊垂釣,隻是在河邊而已,不過,‘爸爸’與‘興奮’是連在一起的,所以,我非常珍惜和爸爸在一起的時刻。現在,雖然爸爸不在了,但這種愉快的記憶讓我也帶著自己的孩子去垂釣。我很高興可以傳授女兒垂釣技巧,我不知道什麼時候她會覺得不好意思而不再跟我去,喜歡跟爸爸去釣魚的女孩子的確不多呢。但是至少,她現在很自豪地告訴朋友,她懂得釣魚呢。”

這些朋友一談起昔日的Fun,臉上就綻放光彩、溫馨洋溢,甚至手舞足蹈,仿佛突然年輕了數十歲。

是的,有Fun的時刻是如此寶貴,不但能改善我們與家人的關係,更能留下美好的記憶。享受和孩子在一起有Fun,也不是一門大學問,隻要願意花時間就可以開始。這不是每個孩子最需要也最渴慕收到的禮物嗎?

坦白說,我們並非不知道如何和孩子玩,也不是不想多花時間跟孩子在一起,隻是我們常常忘記“要”和孩子玩,又或用“我太忙”做理由,以及覺得“孩子不會想跟爸媽一起做事情”就放棄嚐試。

也許,下麵看來堂而皇之的理由,就是使我們失去與孩子在一起的寶貴時光、奪去我們父子能有且應有甜美關係的“罪魁禍首”。

●我的孩子都大了,他們有自己的朋友,有自己的事要做,他們才不會想跟我們老的在一起做任何事。

●我覺得孩子不想跟我在一起,我覺得被排擠在他們的生活圈之外。我的女兒一定不會希望她的老爸在她身邊。

●我可忙得很,難得在家休息,哪有精力再跟孩子消磨?

●哎呀,太遲了!孩子都大了,跟他們在一起,豈不是返老還童,還要學那些新潮的事太……太那個了……

●他們不會希望我加入吧!他們自己不是很會打發時間嗎?沒有我的參與,日子也過得好好的啊。

也許,就像在電影裏,我們僅僅是需要一些提醒,就能如魔術般,使我們與孩子的關係更拉進一步,將Fun再次引進我們的家。

若想和孩子一起有Fun,首先要從孩子覺得有Fun的事開始,而不是做我們認為有Fun的事。我們要易地而處,拾回童真,放下身段!就讓我們複習一下,如何與孩子有Fun,好嗎?

製造Fun的基本元素

1.首先,要能打成一片

我們要接納孩子的稚氣,視他們為朋友,不分高低。當孩子年幼時,我們不也是像小孩子一般,陪伴他們玩嗎?為什麼現在他們成為青少年,我們卻失了這份童心,就不願意跟他們一起玩耍了?“我太老了……這不是我的興趣……”這是你的“理由”嗎?讓我們重拾往昔與孩子開心快樂的時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