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中草藥這一塊,是目前要做的第一大經濟項目,但燃翼肯定不能光靠這一個產業。
至於說修路,那不叫產業,那是為各種產業打基礎呢。
這次外出學習讓張文定見識了一把,更加感覺到了招商引資工作不能有絲毫的懈怠。
回到燃翼,他整理了一下這次外出的成果,便給金銘集團的美女老板孟紫萱打了個電話,邀請她再來燃翼,就縣裏中草藥的發展和布局,再次探討一下——她能擴大投資才是根本,閉門造車隻會讓自己處於一個幻想的狀態之中。
孟紫萱欣然答應了張文定的邀請,沒過幾天,她便來到了燃翼。
孟紫萱是個買賣人,而且她在燃翼投資。
她跟張文定兩個人也是各有其好,孟紫萱涉農藥種植,目的就是把自己的事業做強做大,把產業布局由點及麵,在化工、生物、乃至於地產以及娛樂等等行業都插一手,這要企業的抗風險能力才強。
現在,孟紫萱也希望借助燃翼這個天然的地理環境,把自己的中藥種植和深加工產業做好。
當然了,燃翼縣的優惠政策和張文定這個人,才是她投資的主要動力。
而張文定嘛,則是為了整個燃翼的發展,也就是為了他自己的政績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凸顯出來,就需要大資本的投資。
所以,兩個人都有自己的目的,但利益需求可以實現雙贏,當然了,分歧也是在所難免的。
藥廠的建設已經接近尾聲,為了能在今年中藥收獲時節藥廠能投入使用,張文定可謂是給藥廠開了一路綠燈。隻要是縣裏涉及到的各項手續,張文定都要求簡化程序,用最短的時間把所有的手續辦齊,至少讓孟紫萱說不出半個不字來,這也是張文定為了表示燃翼的誠意,所作出的特殊情況特殊處理的方式。
當然了,廠房易建,加工機器和產品線的安裝及調試,就沒那麼快了。但這一方麵,張文定就幫不上忙了,得企業自己去解決。
孟紫萱固然會對張文定表示感謝,但她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去藥廠工地,張文定是陪著孟紫萱一起去的,孟紫萱視察完了工地,在接下來召開的客商接待會上,孟紫萱對張文定道:“燃翼縣的工作效率,讓我刮目相看。張縣長對我們企業如此重視,我們也不會辜負了燃翼對我們的期望,藥廠的設備馬上就會到位,今年趕在中藥收獲之前,藥廠一定會完成所有的調試,爭取早日投產,早日為燃翼做出貢獻。”
這些客套話張文定聽了心裏自然是暖洋洋的,他笑了笑,道:“孟總能在燃翼投資,也是對燃翼的信任,畢竟這是燃翼老百姓的千秋大業。如果孟總能把燃翼的中藥種植和深加工產業做大做強,那麼我們必定會拿出最大的誠意,來感謝孟總的。”
雖然說孟紫萱有在燃翼做大做強的想法,但僅憑著現在這點投資,是完全達不到張文定的要求的,可如果繼續擴大投資,那勢必會給自己帶來更大的風險。
孟紫萱是想投資張文定這個人,但卻不是完全隻投資張文定這個人。
她孟紫萱確實有錢,但像張文定這種有潛力的年輕幹部,她投資了好幾個,都是這種文火慢燉的方式,等到以後,隻要其中有一個人能夠勢大,那她的投資就會得到無法想象的回報。
做企業的總想把風險降到最低,而把效益實現最大,隻是孟紫萱不想把自己的賭注都壓在燃翼這個地方,其實也就是不想,而且也不可能全部壓在張文定身上——多方押注才是王道啊!
當然了,如果張文定給一個承諾,在燃翼這個地方不管是中藥種植還是中藥加工都交給金銘集團去做,那孟紫萱也敢賭一下——畢竟沒有競爭對手,自己的發展才能一路順風。
想到這裏,孟紫萱對張文定笑了笑,道:“張縣長對燃翼老百姓的關心,對我的觸動很大。我們金銘集團何嚐不想為燃翼的發展,和實現燃翼老百姓的小康之路做一點貢獻呢,隻是我們集團規模小,能力有限,這個重擔我們恐怕承受不住啊。”
張文定本以為孟紫萱又是來要條件了,剛想說幾句好聽的話,孟紫萱卻接著道:“不過,雖然我們實力有待繼續加強,但我們是懷著一顆誠心來的,我們也相信,在張縣長和燃翼縣人民的支持下,金銘集團在燃翼肯定會取得良好的發展,不過這也要看張縣長的誠意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