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回家(1 / 2)

劉辯臨近雒陽城十幾裏,有一人不出預料的出城十裏相迎,此人身材略顯肥胖,本應是一副憨態可掬的富家翁模樣,卻因身上披掛的戧金狻猊甲,顯得威風凜凜。

大風襲來,一麾赭紫色披風烈烈翻卷,直如一隻龍盤虎踞的雄獅,雄臥在前方,不怒自威。

自從永康大亂之後,周遭的將校甲士第一次見大將軍滿掛戎裝,並且驚世駭俗的出城十裏相迎,紛紛猜測這次前來的王侯公卿,到底是何方神聖。

有世家子弟猜測是官居四品鎮北將軍的公孫瓚,終於忍受不了幽州邊疆的困苦,準備回到京畿雒陽撈上一個肥差,大將軍為了拉攏縱橫帝國東北無敵手的白馬義從,特意披甲相迎,以示重視。

但是轉念想想,一個四品鎮北將軍還不足以讓大將軍出城十裏相迎,便猜測是上十閥之一,一門三大將的皇甫世家皇甫嵩。

永康大亂之後,皇帝劉宏為了消減大將軍何進在軍方的影響力,特意設立了十位諸如鎮軍大將軍、輔國大將軍的正二品軍國大將軍,用於職掌各地的軍事大權。

消息一出,大漢所有的世家大族為了軍國大將軍的位子,可謂是爭得頭破血流,甚至有不少中百閥世家不惜開罪上十閥,也要咬下一塊肉來。

早些年的時候,皇帝劉宏還有點雄心壯誌,從他頻繁更改了三次建寧、熹平、光和的年號,便可一葉知秋,於是直接下令以功勳大小評定軍國大將軍。

皇甫世家也不知燒了哪門子的高香,先是出了一位號稱涼州三明的皇甫規,坐上了軍國大將軍的位子。

又出了一位鎮守雁門關二十餘年,不讓匈奴南踏一步的皇甫節,也坐上了軍國大將軍的位子。

至於下一代皇甫世家領軍人物皇甫嵩更是了不得,不僅位列兵韜榜第七,還是一位一品金剛境大宗師,名列武曲榜第十九。

一人登臨兩榜,這獨一份的殊榮,除了冠軍侯霍去病、伏波將軍馬援等少數幾人,大漢數百年來幾乎沒人可以做到。

因此皇甫世家落了個一門三軍國的大名望。

不過皇甫嵩身為皇帝陛下身邊的紅人,時常不離左右,這個時候估摸著正在陪王伴駕,哪有閑功夫接受大將軍何進的接待。

再者說了,十位軍國大將軍除了董卓、丁原三人是大將軍何進一手提拔起來的,還算忠心,其他人要麼在皇帝的暗示下投靠了二皇子劉協,要麼保持中立。

而這尊貴之極的一門三軍國,早就和二皇子劉協眉來眼去很久了,哪裏還會來捧大將軍的臭腳。

思來想去,唯有一人值得大將軍何進這麼做,那便是屠滅了南疆十一國,手上沾染的鮮血不下五十萬的大漢第一殺神。

可隨著具甲營漸漸靠近,無論是城頭上爭先觀望的世家子弟,還是追隨在大將軍何進身邊的嫡係將領,以及黃土地上人山人海的寒門庶族江湖遊俠兒,感覺有些不對勁。

雖說他們沒見過大漢第一殺神,但是聽聞一些有幸見過大漢第一殺神的好漢提及過,那股屠滅了數十萬邊疆蠻夷所產生的血腥味,隔著十萬八千裏都能聞到。

十萬八千裏倒是有些虛幻了,不過十裏、八裏總是有的,可這都快五裏了,也沒聞到那股屍山骨海的味道,很是讓這些期待了許久的京畿子弟費解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