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明妃、玄女、女君(1 / 2)

泰山,五嶽之首,自夏族帝王三皇五帝在泰山築土為壇以祭天,曆朝曆代君王無一不想在泰山封禪。

商朝開國君王成湯,周朝初定實現大治的周成王,結束華夏數百年分裂一統中華的秦始皇,為大漢建立民族自信心的漢武帝。

這四位青史所載的帝王哪一個不是功蓋千秋名垂千古?身披一身縞素頭戴鬥笠的老者,竟然堂而皇之的坐在‘告太平於天,報群神之功’的泰山封禪碑頂端,當真是膽大包天。

才情更是包天。

不怕天打雷劈的縞素老者,睜開雙眼的一霎那,身側如春雪初融,再無一片冬雪。

山碑鬥笠翁,右手輕抬,如雲端並排而坐的仙人,垂釣人間氣運。

我有一線,可釣江湖兒女,我有一竿,可挑五嶽四瀆,我有一舟,可載世間春秋。

不知是不是錯覺,劉辯眼裏這位坐忘碑頂的鬥笠老者,竟有幾分泰山東威滄海西鎮大河的巍峨之勢。

再無天地一白,天地間隻剩下了那麼一點地方。

“都說仇人相見分外眼紅。”鬥笠老者的雙眼如熱血少年郎,熠熠生輝:“三十年不見了,可願與我酣飲幾杯。”

說來也怪,三十年前的昆侖一戰白衣劍神王越身臨九死無生的險境,那些承蒙他指點過迷津的江湖大俠無一人仗義出手,倒是這位可以說是死敵的於吉,禦劍上昆侖。

那些江湖大俠不是不想救,而是不能救,那一襲白衣的風流實在是太浩蕩了,王越在江湖一日,江湖一日沒有生氣。

一個人的江湖,哪有百舸爭流來的生氣勃勃。

他在一日,他們一日無法冒頭,為了父輩兄弟為了兒女子侄,王越不得不死。

於吉比任何人都想要王越去死,但隻能死在自己手上,如果死在了別人手中他還怎麼一雪前恥,殫精竭慮的去練劍也就沒了意義。

不能去救,卻又不得不救。

甭管兩人之間有什麼恩怨,於吉對自己有多大的仇恨,昆侖山那件事始終是欠了他一個人情,別說喝上幾杯水酒,就算是讓他捅上幾劍也是應該的:“好。”

離開仙掌峰的這幾年,於吉哪都沒有去一直盤膝坐在泰山封禪碑,坐忘抱璞。

親眼見識過昆侖山一戰的他,太清楚後來被追封為麻衣劍尊的王越究竟有多強,強到自己無法找到言語去形容。

要是非得找個標榜去衡量劍斷昆侖的王越,用秦始皇和霸王項羽的兩句話來形容最是熨帖不過了。

秦始皇,朕開古往今來之最強帝國,始為尊。

而他是開創古往今來之最強劍仙,始為尊,成為江湖廟堂千百年來第一個以尊為稱號的江湖劍者。

霸王項羽那句話就更加直觀多了,天下天上劍仙百餘萬,見我也需盡低眉。

這句話並非無的放矢一紙空談,霸王項羽兵敗垓下沒有選擇放棄世間的一切進入天門,而是自刎於烏江,其中肯定少不了紫微大帝勾陳大帝等幾位雲端君王的算計。

畢竟霸王項羽的無敵於世已經可以稱作繼真武大帝以後,又一個夏族真無敵,當年由於他們隻顧著爭權奪勢的疏忽,讓夏族的真武大帝稱霸雲端已是彌天大錯了,可不想再造就一位夏族真無敵。

釘死天門的秦始皇,烏江自刎的霸王項羽,下達罪己詔的漢武帝,全是他們趁著真武大帝不知所蹤的這段時間,算計夏族這幾位雄主失去了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