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排班站定,如王朝官員的官階站位,隻有那位格格不入的乘劍仙人,遺世獨立。
乘劍仙人故作憤怒狀,如雷霆炸響,響徹天地:“張角,事到如今難道爾還要冥頑不靈,吾勸爾盡快收手為妙,否則這一身幾可乘劍飛升的通玄修為,必定毀於一旦。”
“難不成一個連生父都不是的義父,比起鬼神二字還要重要!”
這句當頭棒喝,振聾發聵,協助張角的那些道心堅定親傳弟子們,一時間心神搖曳,甚至義憤填膺,忍不住產生師父大逆不道的忤逆念頭。
張角置若罔聞。
焚燒青詞表章,在普天大醮的齋儀中被稱作上表,尋常的齋醮稱作上疏,擺下三千六百神位的普天大醮則稱作大上表,祭告排在三千六百神位首位的至高鬼神。
此時被張角擺在三千六百神位首位的,赫然是凡夫俗子何進。
青詞表章如何是也無法化表,反倒是張角的七竅開始流血,整個人搖搖欲墜。
張角不聞不問,神色堅毅的繼續化表,眼看黃道吉日就要錯過,青詞表章還是無法燃燒,抬眼看天。
坦然直麵打從年幼修道時跪拜禮敬了無數次的所謂鬼神。
“何為鬼?何為神?”
“從而下墮即為鬼。鬼者歸也,故鬼字從田而下行,凡神散歸於地稱謂鬼,這個鬼還能是人間的鬼?隻不過是你等天人愚昧世人的一種冠冕堂皇說辭罷了,與皇室宣揚皇權神授愚昧百姓又有何異。”
“從天之垂象所示,可與天地上下交通而謂之神,故‘神’字從示從申,這個神不過是人的延伸罷了,在貧道看來其實並沒有所謂的神所謂的仙,真正的鬼神其實就是一種精神,一種境界,一種內在的自我修養。”
“道家聖人老子,所說的道德便是神,換成儒家的說法,就是慎獨。”
“所以說天有天的神,人有人的神,萬物有萬物的神,你們既然自詡為鬼神,老老實實待在天上便是,來我等的人間作甚!”
“難道你等真的以為大道可欺,我等凡人也可欺不成!”
張角這句話落在觀星台下方飽讀詩書的朝廷重臣耳中,可笑至極,凡人豈能與大道相提並論,更何況照張角的話來說,凡人比起大道還要高貴的多。
劉辯若有所思,越是咀嚼,越是感到比起那句乘劍仙人的雷霆棒喝,還要振聾發聵。
不知道是不是這句話產生了奇效,青詞表章開始焚燒,張角的七竅也停止了流血。
“人秉天命而生,人的生命即天命。”
“與天地鬼神上下通者,即為神。散歸於地,不能上下通者,便為鬼。天地、神鬼都應該以人為中心。”
“當初大真人於吉放棄羽化登仙,自絕於泰山,劍尊王越屢次放棄劍開天門的大機緣,想必正是想通了其中的症結。”
“地府閻羅聯手戲誌才謀劃的千劍宗師那件事,最終目的是為了什麼,想必你們這些仙人鬼神最是清楚不過了,可又能如何,還不是害怕王老劍尊的兩招人間絕響,蚍蜉和誅仙,不敢妄動,隻能是眼睜睜的看著。”
“是,王老劍尊那一身無敵於世間的修為太過獨占鼇頭沒錯,可是你們這些仙人前赴後繼的死上七個八個,耗光王老劍尊的氣機,這件事不就解決了。”
“說到底,還是怕死,你們不是自詡長生不死的仙人,怎會死?怎會怕死?在貧道看來你們這些仙人連大真人於吉都差遠了。”
“大真人於吉在最後關頭放下了仇怨,甘願把一身氣數贈予了王老劍尊,這才間接造就了王老劍尊幾乎不可能再發生的第二次占盡天時地利人和。”
“泰山大雪坪山上的王老劍尊,本來是可以再次劍開天門,成為你們中的一員,而且以王老劍尊的修為在天上想必也是數一數二的,很有可能成為逍遙自在的真仙人,可是並沒有,反而是放棄了一身來之不易的劍道修為,造就了千劍宗師。”
“大真人於吉和王老劍尊才是真正的仙人,至於你們?”
張角臉上不曾出現任何的譏諷神色,但他的語氣已經昭然若是了,比起明明白白的露出譏諷神色還要讓那些仙氣十足的仙人怒不可遏的多。
觀星台上,目前還能站立的隻有四個人,一個是張角,一個是小道童,一個是獨臂持刀為兄長護法的地公將軍張寶,滿臉恨意的盯著還能站立的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