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中樞的三駕馬車,太尉掌管軍事,統轄太常、光祿勳、衛尉三卿,司徒掌管民政,統轄太仆、延尉、大鴻臚三卿,司空掌管四方水土功課,統轄宗正、大司農、少府三卿。
由於王祥那件把雒陽王氏家主氣的吐血三升至今昏迷不醒的壯舉,朝廷中樞的三駕馬車毫無準備的崩塌了一架,隱隱成為淩駕於二皇子黨和太子黨之上第一大黨的士大夫黨,陷入了山崩地裂般的巨震,人人自危,人心惶惶。
原先拜在太尉楊賜門下的大小官吏惶惶不可終日的四處投放名刺,希望重新搭上一家龐然大物,躲過這次前所未有的黨爭禍亂,太尉楊賜都讓人砍了腦袋,更何況是他們。
王祥驚世駭俗壯舉的最大受益者,毫無疑問是在這次國本之爭中由劣勢轉變為占據上風的太子,但在個人利益上禦史中丞王暢笑的是最開心,一個蘿卜一個坑,老蘿卜沒了自然需要新人頂上去。
禦史中丞王暢作為獨立於九卿之外的中樞重臣,又是三公之下第一彪炳權貴,與司徒袁隗司空陳蕃坐而論政共同領袖士大夫黨,似乎是指日可待了。
太尉楊賜死了沒多久,士大夫黨幾乎所有重要人物全部聚集到了司徒袁隗的府邸,因為袁家府邸看似朱漆綠瓦脊獸鬥栱,一副與尋常王公府邸沒什麼兩樣的氣派模樣。
實際上在建造之初喜好留一手的袁家老祖宗,把這座占地極廣大宅子依照小型城池的標準建造,外麵的朱漆綠瓦不過是裝飾罷了,其實就是一座防守嚴密的堅城。
最讓這些簪纓權貴趨之若鶩進入袁家府邸的一個原因,在這場大戰中聲名鵲起的儒將張郃,率領斬殺大漢四大名將張奐的一千大戟士,入駐了袁家府邸,拱衛家主的安危。
擅長火中取栗的士大夫黨,許是意氣風發了太久,完全忘記了當初黨錮之禍帶來的切膚之痛,毫無防備之下,這才發生了太尉楊賜死於非命的慘案,給了士大夫黨的權貴們當頭痛擊,這才拖家帶口的一窩蜂湧進袁家府邸。
辛虧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張繡不在這裏,要是知曉這麼多功勞白撿一樣堆在一起,肯定拉著兀突骨胡車兒這兩個整天琢磨升官發財的胡人武官,來個一鍋端。
反正他們三人一個無牽無掛,另外兩人的宗族都在西涼,哪裏會畏懼幾乎得罪整個中原所有世家望族的後患。
禦史中丞王暢還沒真正進入三駕馬車的核心,隻能算是有名無份,許多由司徒袁隗太尉楊賜司空陳蕃三人敲定,涉及國祚,決定大漢王朝往哪個方向滾動的密謀,一概不知。
既定的擺在明麵上的大局,二皇子劉協在黃巾之亂中斬殺太子,回到雒陽皇帝劉宏暴斃,臨危受命登臨皇位,早就麵目全非。
甭說是斬殺太子了,現在的二皇子劉協連隻喪家犬都不如,一退再退,那一幫子殘兵敗將若不是還有僅剩的大漢四大名將皇甫規獨木支撐,稷下名士劉曄力挽狂瀾,哪裏還能苟延殘喘到現在。
袁家府邸的後院有一處名為無風的湖心小亭,取自‘家事國事天下,事事至此無風也無雨’,過去隻有袁隗楊賜陳蕃三人有資格來此煮酒論道,頂多再加上袁家首席供奉劍道名宿吳神荼,四人而已。
每逢歲末或者共商國事,但這個國事並非是大漢的國事,而是世家望族的國事,禦史中丞王暢臉上雲淡風輕的滿不在乎,其實心裏比誰都在意。
盤膝坐在雕螭玉案前的禦史中丞王暢,誌得意滿的揭開一般小望族使用的銅製博山爐,放入一塊沉檀龍腦中最是下乘的樟腦,笑意漸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