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武廟(1 / 2)

年關過後,整個大漢王朝普天同慶,各地官府也開始邀請世家望族子弟舉報宴會,慶祝新皇登基,就連一些頗有才名的世家女子都聚集在一起,談論皇後的人選。

支持小蔡先生蔡文姬的占了九成還多,至於那個什麼王老劍尊的孫女唐婉兒,支持者少的出奇,因為剩下的那一成都是保持中立的。

家世、才學、相貌、性情.......小蔡先生幾乎是在各個方麵都勝過甚至說碾壓唐婉兒,隻不過唐婉兒占據了太子妃的先手,著實有點難辦了。

不過,文壇宗主蔡邕的徒子徒孫們已經做好準備,一起邀約交好的廟堂重臣和在野大儒,聯名上疏,懇請皇帝陛下更換皇後人選,大不了賞給唐婉兒一個僅次於皇後的貴人,這對於寒門出身的唐婉兒已是天大的恩賜了。

不過這件事暫時被另外兩件事擱置了,一是新皇帝的登基大典一切從簡,草草走個過場以後,皇帝陛下又急忙趕回皇陵守孝,這件事立即被天下儒生大力吹捧。

大漢以忠孝治理天下,因為孝道皇帝陛下連這輩子最風光,也是全天下沒有什麼可以比得上的登基大典都能從簡,這份孝心當真是感天動地,如果不是因為現在是冬日,放在夏日絕對會引來一場連下七天七夜的大雨。

登基大典的火熱還沒完全燒起來,天下萬民期盼已久的皇帝陛下第一道詔書,奇怪的很,赦令各地官署從州郡開始一直到縣鄉、亭裏,建造武廟生祠,供奉於國有功的名將。

武廟的神龕除去主位不算一共是二十四席位,正中間的首位,供奉安東將軍漢壽亭侯關羽,漢壽亭侯關羽左手第一席位供奉鎮北將軍公孫瓚,右手第一位供奉平北將軍曹操。

剩下還有三人占據了為數不多的三個席位,一名是左手第二的越騎將軍馬超,一名是右手第二的驍騎將軍孫策,最後一人則是武衛將軍太史慈,占據左手末席。

鎮守邊疆多年的鎮北將軍公孫瓚入武廟那是理所應當,這麼多年來斬殺胡人無數,從未有一名胡人騎卒南下寇邊,為中原駐守北大門,居功至偉,要是入不了武廟才會引來天下人的非議。

敢於卸甲死戰的曹操,屬於近幾年崛起的後起之秀,攻克虎牢關,蕩平黃巾賊,立下了一件又一件可以大書特書的功勞,又是世家望族子弟,一封《孟德家書》不知道賺得了多少文壇眼淚,登上武廟也是合情合理。

驍騎將軍孫策的分量可就不足了,拿得出手的功績隻有攻克黃巾賊的首府,家世也不咋地,更沒有值得文壇風靡的屬文詩詞,顯然是不夠資格的。

好在已經是大江以南頭號猛將,也是荊州江東兩地推出來的軍方標榜,自然會有無數江東荊州世家望族子弟大力吹捧,為其背書,不夠資格也得夠資格。

至於馬超太史慈之流又是什麼東西,憑什麼可以進入武廟,享受萬民香火。

太史慈還好說雖是寒門出身,好歹也是中原子弟,那個什麼越騎將軍馬超可是西北蠻子,有什麼資格得到中原人士的供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