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外,劉辯剛扶起董卓,兩人還沒來的及寒暄幾句,幾道怎麼也意想不到也不可能出現在這裏的身影,聯袂出現。
天下第二,刀甲吳馘。
天下第六,劍甲越嶽。
天下第八,劍侍甘鉶。
天下第九,槍王李彥。
天下第十,真人張寶。
僅剩的天下十大高手,來了一半還多!
這五名身姿氣度各異的天下十大高手,不見一點氣焰更多是一種跟班的模樣,老老實實的跟在一名中年儒生身後走了過來。
中年儒生身後其實不必跟著這幾位天下十大高手,照樣能嚇的郭嘉程昱李儒三人魂不守舍,這人在他們幼年時留下的印象深入骨髓。
劉辯也早就見識過這名中年儒生的深淺,應該比這裏所有人都清楚中年儒生的底細,一隻活了不知道多少年的老王八。
天不怕地不怕隻怕義父的董卓,也是如臨大敵,聲音裏出現了西涼鐵騎從未聽到的焦急:“趕快,所有人抽刀,結成魚鱗陣擋在陛下麵前。”
麵對匈奴羌戎數十萬控弦之士依舊是不緊不慢吃肉喝酒的董卓,怎會怕了區區幾個江湖人,即使他們中的隨便一人都能摘了自己的腦袋。
真正讓董卓脊梁骨發寒的是那名中年儒生,看似是與那些帶著惡奴鷹犬走趾高氣揚的紈絝子弟沒什麼兩樣,接觸過這名中年儒生的人,心裏都清楚,領著五名天下十大高手在禦道上逛大街,在中年儒生看來不過是有點意思罷了。
而自己走到今天這一步,一是因為義父的原因,二是因為自己夠狠,還有一個不為人知也是自己發跡的轉折點,多年來一直是這副相貌的中年儒生,曾經指點自己去大將軍府求飯吃。
那時跟在自己身後的兄弟們死的死傷的傷,急需一支不多三百人就夠的士卒,當時求遍了雒陽城內大小世家沒有一家瞧得上自己這個西北蠻子。
就當自己準備一個人回去拚命時,中年老儒生請自己吃了一大碗麥飯,告訴自己可以去大將軍府,這才有了後來的一番風雲際會和如今的成就。
中年儒生活脫脫小人得誌的樣子走到了劉辯不遠處,刀甲吳馘好奇的打量太史慈,聽說現在江湖上廟堂上有一條流傳極廣的消息,要想入一品就去打太史,要想入武曲就去打太史,典韋、馬超幾人與太史慈大戰一場過後,先入的一品,後來全部登上了武曲榜。
新皇帝鼓搗出了一個什麼武廟,又流傳出一句想要入武廟就去打太史,這小子一時間竟然成了廟堂江湖人人喊打的香餑餑,著實是有意思的緊。
劍侍甘鉶神情則是有些尷尬,實在是不願站到長子主公的對立麵,但是中年儒生在自己少年時曾經有恩於自己,刀意被白衣劍神王越輕鬆折斷後,再次救了自己一次,是時候還上這份香火情了,可不能淪落到父債子償的境地。
東海槍王李彥誰也沒理睬,徑直拖著那杆暴雨梨花槍,在堅硬如鐵的漢白玉禦道上劃起一道刺眼而又刺耳的火線,不緊不慢的走到了張繡身邊,說了兩句話。
“老夫叫李彥。”
“張繡是我侄兒。”
文武百官和劉辯麾下的幾員悍將什麼反應,五大帥將之一的張濟氣的不輕,若不是老太守沒發話不敢亂動,早就一刀劈死那個什麼東海槍王了,敢跟自己搶侄兒真是活的不耐煩了。
道袍破爛的張寶最不情願來到這裏,可他實在是被刀甲吳馘劍甲越嶽兩個臭不要臉竟敢聯手的天下十大高手收拾慘了,不來?指不定要死在濟水河畔。
但那個中年儒生的能量也太大了,輕描淡寫的說了一句話,就讓兩位天下十大高手還是排名極其靠前的刀甲劍甲放下臉麵,聯手收拾自己,匪夷所思。
五名天下十大高手裏就數劍甲越嶽有宗師氣度,不說那柄奪人眼球的真剛大劍,就是那老而彌堅的仙佛氣度,不差武帝童淵多少了。
一人蓋過了數千西涼鐵騎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