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朝會分為三類,一是三五天一次的常朝,二是每逢初一十五的朔望朝,最後一種則是每年一次的至正朝,也就是市井百姓津津樂道衍生無數趣聞軼事的大朝會。
建安元年,劉辯登基以來的第一次大朝會,天遂人願發生了一連串驚世駭俗的公案,自從王莽篡漢以來,禦道上再次沾染了鮮血,還是權傾朝野紅紫公卿的高人一等鮮血。
董卓最終還是忍住了屠盡滿朝文武的怙惡不悛念頭,隻是親手砍下了司徒袁隗、太常袁逢、司隸校尉袁平、司空陳蕃、大鴻臚陳紀、前任禦史中丞王暢等十幾位中樞重臣的腦袋,略微平息了胸中的怒火。
光祿卿陳群險些也被這個西北來的蠻子殃及池魚,董卓才不顧你是治國安邦的良臣還是屍位素餐的具臣,心中隻想著為義父報仇,但凡是姓袁姓陳姓王的,統統照殺不誤。
就連居住了多達數百族人仆役的府邸,全部被董卓帶兵殺的是血流成河,最後防止有漏網之魚一把火燒了那些傳承了數百年的府邸。
為父報仇這個執念已經有些喪心病狂的董卓,不分青紅皂白,順道屠光了數萬西園八校尉將士,當時在禦道上反叛西園八校尉士卒隻有區區一千多人,多是世家望族埋在戍守京畿這支精兵裏的釘子,反叛早在繡衣指使的控製之內。
董卓為了泄憤狠辣的殺光了數萬西園八校尉將士,為此還折損了上千西涼鐵騎,饒是帝王心術爐火純青的劉辯,也被這股子殺氣驚擾的眼皮子直跳,好在保下了光祿卿陳群,也就沒多說一些掃興的話。
黃昏過後,天色將晚。
籠罩在不知是否還能見到明天的夜幕裏的簪纓府邸,往常每逢宵禁過後多是淺斟低唱鶯歌燕舞,這些日子罕見的比寒門庶族還要消停的緊。
閉門不出的官吏多數是曾經汝南袁氏廣陵陳氏的門生故舊,過去風光無兩在朝廷擔任高官的家主以及嫡係族人,沒了過去處事不驚的氣度,惶恐不安的開始準備後事,誰知道自己那天會死在董卓的屠刀下。
皇宮裏一處早被搬空七七八八的書房內,刺繡美人燈籠照耀的書房內燈火通明,一大幫子披掛各式戰甲的武將和稀少的高冠博帶文臣,相對站立,麵紅耳赤的大聲爭吵。
右側的武將分兩列站立,一列是充斥著凶悍氣息以董卓為首的西涼係將領,另一列則是以徐庶為首的嫡係將領,也就是平日裏他們自己沒少沾沾自喜的太子嫡係。
徐庶作為文臣照例應該是站在左側,代表寒門與世家出身的黃琬爭奪文官首臣的位子,可實在是架不住徐庶身後的帝國雙壁太史慈甘寧兩人的針鋒相對寸步不讓,劉辯隻能是讓文人出身卻有武將氣度的徐庶,位列右側首位。
在程昱苦心孤詣的謀劃下,建立武廟,千裏走單騎等各類傳奇演繹廣為流傳,逐漸獲得天下人主動去口口相傳武聖尊稱的關羽,銷聲匿跡以後,太史慈甘寧一直明裏暗裏的較勁爭奪武官首將。
西壁壘一戰,太史慈於軒轅丘一戰名聲大噪,九死無生的換來了獨占鼇頭,暫時壓下了甘寧的氣焰。
誰曾想,這對冤家對頭裏的甘寧,轉臉便來了一場震動天下的八百開齊,繞道盡是絕壁的泰山山脈直插二皇子劉協的都城,活捉了這位快要自立稱帝的二皇子。
帝國雙壁的稱謂在民間的呼聲越來越高,好事者甚至給兩人分別取了白夔太史錦彪甘寧的雅號,有了這兩個響亮的名號,太史慈甘寧二人在民間的人氣幾乎蓋過了各種演繹裏大發神威的小冠軍侯曹操、小霸王孫策、小閻王馬超。
每逢天下大亂尤其是朝不保夕到處死人的戰亂,過了今天不知道還能不能活到明天的普通老百姓,總希望世間湧現無數名將英雄蕩平亂世,領著他們重新過上阡陌交通黃發垂髫怡然自樂的安生日子。
在程昱的主導下,大批文人借題發揮的各種傳記演繹,自然成了老百姓甚至是達官顯貴的心頭物,隻要是有空閑不約而同的趕往各地突然冒出來一種新興說書先生的酒鋪酒樓。
武聖關羽、帝國雙壁、小冠軍侯曹操、小霸王孫策、小閻王馬超等幾位軍功卓著的武將,一旦有新篇開講必定是引得萬人空巷。
過去不少窮困潦倒的窮書生因此賺的本滿缽滿,還娶上了以前沒有資格現在可以光明正大提親的心怡女子。
其餘還有蜀中刀王嚴顏、雁門驍將張遼、棄暗投明管亥、燕人張翼德、冠軍雙臂兩夏侯、化胡歸漢兀突骨胡車兒等等多達上百位的演繹名將,多是各地見縫插針文人的跟風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