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失之交臂(1 / 3)

荊州襄陽,鹿門書院。

這座學風濃鬱每日早晨雷打不動傳來少年琅琅讀書聲的書院,坐落在山路開闊夾道盡是鬆竹的半山腰,泉水叮咚,風景如畫。

龐德公又在山腳下辟了一方小小的草廬。

竹籬茅舍,菊花柿子。

幾畦菜地分布在籬笆牆四周,青翠可人,一條夯土小道從菜地稻田之間,漫延而去。

“君不見朝歌屠叟,辭棘津,八十西來釣渭濱。”

“逢時吐氣思經綸,廣張三千六百鉤。”

菜畦田壟間突然傳來一道中氣十足的老者歌聲,隻聞其聲,這位老者的身子骨硬朗的很。

一位老儒生,頭束青色方巾,身穿青色長袍,騎在一頭掛著鈴鐺的小毛驢背上,拍著腰間的士子劍鞘,附和節拍,滿臉暢然。

正是沽酒訪莊的黃承彥。

身材高大的龐德公不知是聽見了老友逍遙自在的歌聲,還是聞見了饞人的酒氣,破天荒的主公打開籬笆門迎了過去。

騎在小毛驢上的黃承彥瞧見龐蠻子竟然主動迎接自己,不免愣了愣,隨後解下木鞍上的酒壺,扔了過去,笑罵道:“好嘛,別人是不見兔子不撒鷹,你是不見美酒不開門。”

龐德公身後還有兩人,一人是長子龐山民,另外一人則是大漢的頭號通緝犯戲誌才,難怪挖空心思想要巴結宣武帝劉辯的官吏,挖地三尺搜捕了小半年都沒能找到戲誌才,原來是躲在了這裏。

鹿門山附近的幾個縣令不是沒想過戲誌才在這裏,就算是戲誌才真的躲在先生龐德公的住所,非但不會親自帶領遊繳們闖入鹿門書院,萬一朝廷的軍隊開拔過來,縱是知道必死,這幾個縣令也會拚死擋在鹿門山前。

這便是海內碩儒龐德公的威望,也是天下讀書人對他心存的敬意。

如今沒當幾個月皇帝的先帝劉辯已經被董卓毒死,海捕公文也就成了一紙空文,新皇帝劉協不知道是存了什麼心思,蓋棺定論給這個過去的敵人一個宣武諡號,引得天下嘩然。

聖山周聞曰宣,比如中心漢室開創昭宣之治的漢宣帝,大漢王朝重現了政治清明經濟繁榮的盛世光景。

開土拓境曰武,這個諡號更加是了不得了,漢武帝,光武帝,皆是僅次於千古一帝秦始皇的有道明君。

大漢王朝在前者的統治下,史書上首次出現了萬國來朝的字眼,後者更是為大漢王朝延續國祚二百多年,清平寰宇,使得大漢王朝再次成為天下最強大的國家,沒有之一。

先帝劉辯掃平了黃巾起義,文韜武略自然是遠超大多數的列祖列宗,諡號一個宣字還勉強說的過去,諡號武字可就相形見絀了,說白了就是不夠資格,何況是同時諡號宣武二字。

不過這件事接連在城頭掛頭顱、毒死先帝、孟德血昭、十八鎮諸侯討董一連串眼花繚亂目瞪口呆的大事麵前,著實是顯的有些微不足道,隻是嘩然倒沒引起多大的軒然大波。

龐德公作為劉辯的鐵杆支持者,也是對於宣武二字頗有微詞,已經觸及違背禮法的邊緣了,新皇帝對此沒有意見,他更加不會鹹吃蘿卜淡操心的去擔憂可有可無也就一些個喜歡鑽字眼腐儒所關注的諡號。

打開酒壺聞了一口,正是自己喜歡的不得了的桂花醪,臉色大喜:“好嘛,你老小子還有臉說我,居然把郭嘉那小子釀造的桂花醪私藏了這麼久,說吧,該當何罪。”

黃承彥劈手奪過桂花醪,吹胡子瞪眼:“你還好意思說,哪次去老夫家中你這個蠻子不是翻箱倒櫃的到處找,要不是老夫的女兒聰慧埋在了桂樹林裏,哪能存到今天,早被你喝光了。”

打趣好友的龐德公,神色忽地黯淡,臉上的作弄意味也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抹子鄭重:“月英還小,京畿那件事有我與德操,還有曹不興那幫整天賣弄文墨的糟老頭子足夠了。”

黃承彥牽著小毛驢拴在了門口那棵碗口粗細的桃樹上,推門而入,答非所問:“這棵在洞庭湖生長了數百年的桃樹還真的移栽活了,說說,給了農家祭酒什麼好處,讓他像個孫子一樣替你照顧劉荊州派遣一屯甲士挖來的桃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