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涼眾將士身後隻有一萬多疲憊之師,西涼大馬健碩的馬軀上汗如漿下,披掛鐵甲手持精鐵長矛的西涼鐵騎,全是從龍精虎猛的西涼鐵騎中百裏挑一最為彪悍的壯漢,放在中原腹地各大世家望族組建的所謂騎兵,當個屯長綽綽有餘。
不過為了馳援雒陽,這一支支驍勇善戰的邊關鐵騎,消耗了七八成的精力,眼皮子都開始打架,快要坐在馬背上睡著了,這仗還怎麼打。
過去與烏合之眾沒什麼兩樣的關東聯軍,在劉辯坐鎮城頭以後很快鑄成了配合無間的鐵板一塊,手持鉤鑲大盾的步卒結成鉤形大陣,配合一萬多步弓手,已經具備了正麵對抗邊關鐵騎的實力。
現在麵對小卒子也看得出來西涼鐵騎提起長矛都費勁,精疲力盡了,幾乎是處在昏睡過去的邊緣,關東聯軍一路碾壓過去儼然成了既定的事實。
西涼鐵騎所要麵對的可不止十幾裏開外的那些養精蓄銳許久的步卒和步弓手,北麵和南麵同時出現了手持長槍結成魚鱗陣的步卒,綿延而去,不見盡頭,少說每一陣也有五萬步卒。
劉辯遙望那些為大漢王朝的穩定,長年累月在困苦邊關與北方胡人以命相搏的邊關將士,於心不忍。
人人手上沾染匈奴血的西涼鐵騎確實是不該死,但是統領他們的將領校尉卻在必死的行列,也是程昱千叮嚀萬囑咐一定要清理的釘子。
李傕郭汜這些戎馬多年的西涼將領,幾乎是把手底下的西涼鐵騎當成了親兒子對待,那些殺人不眨眼的西涼鐵騎同樣是把將軍們當成了嚴父,積威何止是深重,早就尾大不掉了。
若想徹底掌控還剩下十幾萬的西涼鐵騎,首先就要剪除一大半西涼派係的將領,然後才好安插其餘將領進入西涼軍,分化整合,一點一點慢慢把西涼軍真的變成人人心向皇室的嫡係。
華雄可以不死,也算是程昱默認了主公惜才的行徑,但是其餘西涼軍的主將無一例外都得先死,校尉們也得清洗一大半,以便於換血,換上劉辨的嫡係人馬,更加準確的說應該是皇陵學宮的學子。
李傕、郭汜、楊奉、張濟、華雄.......這些西涼鐵騎的主將,沒有一人是因為裙帶關係坐上主將位置的,包括董卓的女婿牛輔,什麼將門之後、世家嫡子、皇室宗親的,統統在西涼軍中還不如一甕黃酷酒有用。
這些煊赫身份在中原腹地足夠嚇退許多武官,但在西涼軍隻會換來所有士卒的鄙夷和譏諷,想要得到底層士卒真心實意的敬佩,可以,拿實打實的戰功來換。
所有的西涼主將全是拎著把環首刀從一名底層小卒子,一刀一刀的依靠功績血拚出來的,尤其是李傕最開始的時候不過是一個夥夫。
所以直到現在已經身為五大主將了,還是經常被袍澤們笑稱李夥夫,他也不氣惱,反而是沾沾自喜,也給麾下的小崽子們吹噓了無數次,咱可是從一個夥夫拿命去和閻王爺換來的五大主將。
此時麵對形成合圍之勢的十幾萬結陣步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