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妹喜入朝(2 / 2)

“那麼貴使接下來怎麼安排呢?”施獨說。

侯知性放下酒杯,沉聲說:“按照陛下的旨意,明日即刻啟程,護送娘娘大駕進斟尋。”

“這個……”施獨心中更加悶悶不樂,又不知該說些什麼。

正在為難之際,妹喜的侍女青雲從後麵轉出來,來在身邊低聲說了幾句,施獨點點頭,揮手讓她離去,然後起身對於辛等三人躬身說:“請三位貴使到側殿,我們詳細談一下。”

三人相互看了一眼,一起隨施獨來到側殿門口。

側殿不比主殿寬大,但也算一個小型的會議室,裏麵整齊地擺著幾個圓墩,用錦緞鋪在上麵。在接近後門的地方有一個小隔間,用簾子吊著,看不清裏麵。

施獨請桀王的三位幸臣在門口稍等,然後到進側殿來到隔間前,低聲說了幾句。

但見簾子微微顫動,從裏麵傳來一個女子的聲音,“請大王的使者進來見我吧。大王既然下重禮聘了我,我就是他們的主子。”聲音如同泉水叮咚,又似鶯聲燕語,讓人銷魂不已。

可於辛等人聞言卻似鋼針一般,針針直刺他們的神經。其實他們都知道這個差事存在著風險,力度太小可能辦不成,桀王要責怪;力度太大可能要得罪施獨乃至施妹喜,這樣萬一將來施妹喜得寵,他們將會麵臨更大的災難。所以他們盡管在外圍打得異常凶猛,真正困住了蒙山的都城,卻是圍而不攻,也怕火候掌握得不到位引火燒身。現在聽見這個未來的貴妃說話既婉轉好聽又威嚴無比,頓時把原先的威風一掃而空,乖乖地進去先按君臣之禮參拜,然後站在兩側。

妹喜輕聲道:“卿等既然替君王下了聘禮,等於大事已定。而下了聘禮就等於天降大喜,可大兵相見卻是凶事。如果好事就應當慢慢地詳談,用暴力劫持反倒成為大凶,反倒把好事做成壞事了。現在你們大兵壓境,卻要馬上把我給接走,這和用兵劫持又有什麼兩樣呢?現在我父王要把我上嫁給陛下,當然要選擇吉日,這樣不但對我蒙山國不吉利,對你們大王也是褻瀆啊!如果因此上天怪罪,給國家和大王帶來什麼不幹淨的東西,你們有誰能夠承擔得起呢?希望你們能夠將大兵退卻,然後擇吉日再來接我。現在是我一家之言,你們自己考慮一下,如果覺得對的話,可以和父王及雍和等人商量相關事宜;如果不同意,將來引起衝突或者不吉利的事情,你們就自己承擔吧。”說完,將簾子挑開,由青雲攙扶著,從後門飄然而去,徒留在屋內淡淡的香氣。

那嬌聲婉轉,猶在耳際。話雖不多,於辛三人聽得一身冷汗,反複掂量,越發覺得施妹喜說的在理。於辛對侯武兩人說:“這真是天生的麗人來配我家陛下,這次你我可立了大功了啊!”妹喜走時臉上罩著輕紗,卻顯出窈窕身姿和柔媚氣質,侯知性和武能言作為太監,服侍桀王久處深宮,見過無數美女,沒有一個能和她相提並論的,加之其聲音清澈悅耳,如天籟奇音一般,使兩人神魂顛倒,隻顧說道:“說的是,說的是。”

三人退出,方才同施獨等人商量關於迎送新貴妃妹喜的事宜。施獨和雍和商量了一陣,提出三個條件:一是夏都及各圍城諸侯國的兵士後撤九十裏;二是將原來所占的地方盡數返還給蒙山國及其附屬的小諸侯國,釋放俘虜,返還財物;三是妹喜去王都時間推遲,選在十天之後的黃道吉日。

於辛現在掌管夏朝的外交事務,對處理諸侯國之間的事情還算有一些見解,而武能言和侯知性二人隻會在在桀王麵前逢迎拍馬,其它什麼都不會,又怕弄出什麼亂子來不好收場,所以都聽於辛的。而於辛又事先受了好處,就假意和二人商量了一通,最後還是拍板同意了施獨的三個條件。

出城回到營中,於辛三人立刻召集姒扁、赤須子及眾諸侯國,將雙方談成的相關事宜做了交代。姒扁、孔賓等人眼看自己打下來的地盤和俘虜財物又要返還,心中很不痛快,但又不敢得罪三人,更怕得罪未來的貴妃,所以忍痛答應。孔賓等諸侯先領兵返回,隻留下姒扁等夏都部隊等待十日後護送妹喜回夏都。

十天後,妹喜和父王母後依依惜別,隻帶領青雲和其他四名貼身的婢女出來,在夏朝大軍的護送下去往夏都。

人們誰也沒有想到,這次妹喜入朝,不僅是為了報答蒙山國的養育,更是為了有機會看看心上人伊尹。更沒想到的是,看到自己徹底和伊尹沒有希望之後,她終於狠下心來,走上了斷絕夏後江山的另一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