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十裏,是高三丈三的土台子,台分三層。
第一層供奉著來自夏都斟尋的聖旨。聖旨的內容是對新任商侯成湯的分封。早在一年前,商地的老侯爺主癸就有退隱的心思。在桀王滅了彤城之後,主癸意識到整個後夏王朝即將走入無法挽回的衰敗,所以下決心退位。為了不惹火燒身,他命人給趙良送了厚禮,在夏桀前麵討了份聖旨,將自己的王位讓給太子成湯。
第二層是行受禪禮的地方。雖然從夏禹開始已經很少有人將自己的權力交給外人,但為了籠絡人心,還是以受禪的禮節傳位。盡管有點自欺欺人的味道,卻已經見怪不怪了。況且玩政治的人,從來都是翻手為雲覆手為雨,隻要把表麵的功夫做足了,才不會計較下麵怎麼議論呢。
第三層是各國使者站立的地方,旁邊有商國的大臣相陪。
台下並未像其它國那樣重兵維持秩序,而是由六十名士兵抬著“三牲”等各種祭祀用品,安靜地站立在那裏。
老百姓從四麵八方湧來,自覺地聚集在台子周圍十丈開外。可見這裏民風淳樸,另一方麵也看得出商侯在民風治理方麵頗有一套建樹。
“受禪儀式開始!”隨著祭司高聲大喊,現場一下子靜了下來。隨後鍾磬齊鳴。
老侯爺主癸帶領成湯先拜了天地,獻上祭禮,又退身拜了聖旨,然後轉身向台下大臣、使者和萬民宣布了禪位給成湯的決定,並要求大家像對待天地那樣忠誠地對待成湯。最後,才退到第三層,代表著他已經從侯爺位置上正式退出。
成湯重新走上第二層,先祭天地,拜聖旨,然後拜先祖。一套繁瑣的程序下來,才轉身接受大家的朝拜。
接下來諸侯國來使紛紛獻上賀禮。當然這賀禮比起給夏都的貢禮要遜色得多,不過表示一下意思罷了。豫方的小諸侯國大多獻些豬羊和糧食類的,四方的諸侯長則送上一些絲絹類的東西。
此時伊尹和伯壬就站在台下不遠的地方,見成湯身著王服,舉止穩重,霸氣之中卻不露絲毫驕奢之色,對眾人禮敬有加,心中便有了佩服之情。
最後是蔡國太子仲虺,他送上的兩份賀禮則使眾人吃了一驚。
第一份是鴨卵大的一顆夜明珠,仲虺向成湯施了一禮道:“這是先祖所留,可以使室內長明不息,如白晝一般。留在我這裏,確實是埋沒了的,希望諸侯長笑納。”仲虺之所以還稱商侯為諸侯長,是因為從心底不認可葛伯,當然這也是大家的心聲。
成湯趨前幾步,將珠子拿在手中,果然是光華耀眼,在手中還有一種涼涼的感覺,心中讚歎,臉上卻微微一笑道:“公子禮重了,像這稀世珍寶,孤豈敢據為己有?”
仲虺一臉嚴肅,認真地說:“侯爺德才兼備,才有我豫方的安定與繁榮,不要說這個珠子,就是我區區蔡國,也願意永久跟隨侯爺的左右。”
有了領頭的人,就會有大批的跟從者。仲虺話音剛落,台下就齊聲相應:“我們願意永遠跟隨商王!”
呼聲響徹天地,人們熱情高漲。
但不可能所有人都是從心底服氣的,特別是與葛國交情比較厚的幾個小諸侯國使者,把這種危險的情形牢記在心,以便將來他們主子在桀王麵前告小狀。
成湯何等聰明,而且城府極深。他微微一笑,大聲道:“各位,當初我恩師曾教導我,凡事不可求過,不可求奢。諸位請想,如果我現在收了這顆珠子,必然需要一個專門的地方來收藏,還要有專門的人來看守。不止如此,如果下邊的人知道我的喜好,必然有很多的人投我所好,收集奇珍異寶獻給我。如此下來,奢靡之風必然會蔓延全國。那麼還有什麼人會專心於下田勞作?還會有什麼人忠於職守?無人下田勞作,無人忠於職守,我們就會處在一個混亂的社會之中。”
說著,成湯情緒有些激動,聲音提高了八度:“諸位,如何才能國富民強,靠平常老百姓嗎?不可能的!我們既然是首領,就要忠於自己的職守,要做好的表率。千萬不可以因為我們的一己之私、一時之快誤了國事,壞了民生。”
仲虺不動聲色,依然躬身施禮道:“侯爺所說真是至理名言,這顆珠子放下不說,第二份厚禮是北狄國送來的一副裘皮外衣。這件衣服采自一百隻極其珍貴的紫狐幼崽腹部的茸毛,不但拿在手中,觸感潤滑非常舒服,而且在嚴冬穿在身上,勝似數件棉衣,價值連城,希望侯爺笑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