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夫人和潘又安為烏兒蘇丹的情深義重所打動,大家紛紛起立為這位可敬的大姐敬酒。烏兒蘇丹的酒量極佳,來者不拒,滿滿飲了幾大碗。
第二日潘又安入朝,奏明皇上他要請辭所有職務,退避三舍,最終歸隱到東海上的一窪小島上去度過餘生。傻皇上不悅,說:“兄弟呀,你走了之後朕怎麼辦?想找個說話的人都沒有了。”
潘又安正色道:“皇上你也別幹了吧!”
“哪你說朕去幹啥呀?”皇上其實也早不想在這個位子上混了。
“你去專門飼狗去吧!”潘又安一針見血的說。
“啊呀,皇弟說的正合朕意,快快頒旨吧!就按朕皇弟的意見,我馬上去見我親愛的狗。”傻皇上轉過頭去對執事太監說
“且稍等,待我今晚進宮去和太後娘娘商量了以後再宣旨不遲。”潘又安說。
“還這和麼囉嗦?好吧,那就明日吧!讓朕明兒再湊合一天這破皇上的差使。說準了,不能再推了啊,朕還要急著喂狗去呢!”皇上無奈的搖搖頭說。
潘又安笑道:“不會耽誤你的狗事。不過明日怕是不成,好歹你再奈何幾天。”
傻皇上撅著嘴說:“皇弟說話不算數。”
胡儒貴、王小五、華世雄等一班大臣皆撫掌大笑。
當夜,潘又安入宮直接進了潘公府,太後聞訊急急趕來,笑嗔道:
“安兒呀,你回京不入宮,先去你的王府,真是娶了媳婦忘了娘啊?”
潘又安道:“娘啊,我正要準備去看望您老人家哩,您怎麼反倒來看我了?”
“時間久了不見你,我不是心裏急嗎?”
潘又安說:“我這回來是有重大事情和您商量的。”潘又安把自己的打算細細講給太後聽。
太後聽罷,稍稍一沉吟,道:“還是安兒想得周到細密,隻是你一下子走那麼遠,如果娘想你了,去哪兒尋?”
小潘道:“母後放心,我也不是不回來,過上三年兩載,我是會回來看您的。”
太後道:“那就依你的意見辦吧,我一個人住在偌大的皇宮裏,也挺不是滋味,還真不如跟你皇兄一道做一回尋常百姓哩!”
潘又安道:“我就知道娘是通情達理的人,一說就明白。隻有把您突發性安頓好了,我才能逍遙自在地好好過我自己的生活。”
“安兒你說八王的後人裏頭選哪一個做皇上好呢?”太後問道。
小潘不假思索地搖頭說:“八王的後人不行,他們的先人和我們有仇,日後羽毛豐滿了,還不找我們秋後算賬?”
“其他王爺我們也不了解呀!”
小潘說:“我已經物色好了,先皇爺的第十二兄弟,如今在東魯做小王,他的兒子一個叫‘世績’的,今年剛好與我同歲,人品各方麵都不錯,選他來最合適。如太後同意,我明日便派人去把他招來。”
太後讚許道:“難得你事事考慮得這麼周到,那就這麼辦吧!不過你可別忘了,以後抽空進京多看看娘啊!娘也是有一天沒一天的人了。”
“娘您放心,兒這一輩子也不會忘了娘的大恩。沒有娘,哪有我潘又安這一生的富貴呀!”
“一還一報吧,你也別說,沒有你小安子,娘這會兒怕是早就被人挫骨揚灰了。”
潘又安笑道:“娘,咱娘倆這不是互相拍馬嗎?”
太後不笑,正色道:“娘說得句句是實。娘不是那種過河拆橋、卸磨殺驢的人。敵國破謀臣亡、飛鳥盡良弓藏非是娘的本性。”
“娘啊,真可惜了!”
“可惜什麼?”
“娘可惜是巾幗,若是須眉,這輩子必是一位好君王。”
太後笑了,道:“娘若是個男子,這輩子如何進得了宮?不進宮哪裏去做什麼君王?好了好了,不扯那麼遠了,你還有事,我也不打擾你了。過兩天新君一到,就由你吩咐頒旨吧!”
半月之後,新皇即位,當朝宣旨:
“先皇爺因嗜好與誌趣不同,而且這幾年皇上當得也有點兒累了,遂下定決心禪位於新皇。新皇登基,特封先皇爺為逍遙王,賜地十頃,城外修造逍遙王府,男女仆役各五百,禁衛軍一隊,賞金一萬兩,銀五十萬兩供王府日常用度。
“皇太後佟碧玉賢良端莊,用人得當,為本朝的穩固和強盛立下不朽之功勳,餘生仍享受各種優惠待遇,特賜一根金鞭,打昏王,抽佞臣,按太上皇品位對待。百年之後,入皇陵,照君王規格,劃地五十頃,殉萬金,珍寶古玩等不計。
“一字並肩王潘又安,功高蓋世,與日月齊名。經本人再三請求,特開皇恩準其辭去官職並攜十六位夫人歸隱海島,官封逍閑王,賞金九千兩,銀四十九萬兩。逍閑王本人賜尚方寶劍一柄,上可斬昏君,下可殺貪官,官軍舊部兩千隨其赴海島,因兼有護土守疆之重任,所需軍餉,由當地府縣按年按月按需供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