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以對事

文學作品

作者:何奕佳

恰如平靜的湖麵上的一絲漣漪,恰如靜謐的空中劃過的一顆流星,恰如雜亂的荊棘叢中的一株嬌花。

如先哲所說“上帝給了我黑色的眼睛,不是用它來翻白眼,而是微笑”,時時持有一顆快樂的心靈,樂以對事,便可“山水窮山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快樂的心靈讓生命無所羈絆,坦蕩走過每個場景。屈原,才華橫溢,頗有抱負,一心為國家危亡著想,將自身得失置之度外。他一生坎坷,為楚國盡心盡力卻遭奸人陷害,被心愛的國家拋棄,被尊敬的君主不信任而舍棄。但他依然可以高歌“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依然可以“舉世皆濁我獨清,舉世皆醉我獨醒”。假若屈原沒有一顆快樂的心靈,他如何在接連的挫折之下坦然,如何創作出絕世佳作。

朋友,樂以對事吧!人生之不如意十之八九,是沉溺其中?還是暢然高歌?心早已

明了。

鄭愁予說:“我達達的馬蹄是個美麗的錯誤,我是個歸人,不是過客”。多麼淒涼的場景,可是轉念一想,姑娘心中泛起的騰騰的熱意不也是個美麗的錯誤?持有快樂的心靈,眼前的景色便也都是美好的了。

朋友,樂以對事吧!萬千世界,芸芸眾生,“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樂觀會帶你看到一個美妙的世界。

遊盡明月中的清泉,曆經青鬆下的圓石,享受著快樂的人生,在山窮水盡之時,隨意躺下,卻又找到另一座恬靜的小城,浮雲升起,飄散。樂以對事,照亮了他人,也溫暖了自己的心靈。

看過一則寓言:一位重拾光明的年輕人帶著興奮與好奇出遊,途經一個黑黑的山洞,他誤以為自己再次變瞎,絕望跳崖而死。看完之後不禁感到可笑,而後陷入沉思。假如他樂以對事,他可以好好地欣賞這個可愛的世間;假如他樂以對事,他可以快樂地和朋友們歡娛;假如他樂以對事,他可以自信的創造完美的人生!與這位重拾光明的年輕人有相同遭遇的一位瞎子,卻有著一顆不同的心。這位瞎子每當大霧的天氣,因為習慣在黑暗中行走,便去大街上幫助那些在大霧中無奈徘徊的人。同樣的遭遇,而後者以快樂的心靈來麵事,他感到快樂,甚至還去幫助其他需要幫助的人,積極樂觀,開心的生活。

朋友啊,樂以對事吧!在你抱怨菜不好吃的時候,想想那些饑荒的同伴;在你抱怨功課繁多的時候,想想那些求知無門的同伴……

與杜甫共唱大江東去,聽他說心願“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體會為他人著想的快樂;與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體味恬靜生活下怡然自得的快樂;與範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體味心係祖國,擔負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快樂。相伴而行,樂以對事。

朋友啊,樂以對事吧!看庭前花開花落,望天邊雲卷雲舒,體味這曼妙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