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傲慢與偏見》看婚戀觀
文學評論
作者:周詩博
摘 要:“凡是有錢的單身漢,總想娶位太太,這已經成為一條舉世公認的真理。”《傲慢與偏見》中開卷之語,簡簡單單一句話,不僅道出了當時社會婚戀嫁娶的主要狀況,更是成為傳誦至今的經典真理。在如今,事業有成且家有嬌妻,是很多男人夢寐以求的生活。而反過來,大多數女性其實心裏都有白馬王子情結,有的甚至也會很直白地說要“嫁個有錢人”。因此,帶著這樣一句話,我們開始走進《傲慢與偏見》的世界,去看看奧斯汀在作品中構築的婚戀觀。
關鍵詞:《傲慢與偏見》;婚戀
作者簡介:周詩博(1986-),男,吉林長春人,東北師範大學文學院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10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歐美文學。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2)-21-0-01
在奧斯汀的筆下,人物的出場以及主要活動多是在舞會上,在玩樂當中找到一個合適的婚配對象則是其共同的目標與追求。在那個公共開放的場所,人們不用板起麵孔,也不會因為從未謀麵而羞澀,一切的決定因素來源於人們自己的眼睛和感覺。隻要有了良好印象便可去嚐試,隻要一個介紹人便可。一支舞、一個眼神、一番交談,一樁婚姻可能就由此產生。在這當中,有真正的愛情萌發,當然也有純屬湊合的交易。然而不管怎樣,如此場所,確實也是人們愛情結合的萌芽發展之地。
書中向我們呈現了四樁婚姻,分別是班納特家的三個女兒以及盧卡斯家的夏綠蒂的婚姻。在這四樁或悲或喜的婚姻當中,有對19世紀英國社會現實的深刻反映,有對美好愛情的讚美,也有對人們愛戀中行為和心理的細致刻畫,當然還包括對世俗的現實婚姻和愚蠢婚姻的否定,由此編織成了簡奧斯汀的婚戀觀。
最為重要的一對,也是為人們所津津樂道的一對,即是伊麗莎白和達西。傲慢與偏見的碰撞,火花注定是絢爛而令人難以忘懷的。當擁有著豐富財資和顯赫地位但卻不苟言笑的達西先生在舞會上傲慢地不邀請女士們舞蹈,自尊心強的伊麗莎白小姐便開始了她偏見的誤解。達西說:“我不敢吹噓我認識的所有人裏,會有超過半打的人真正稱得上多才多藝。”於是利齊愈發感到他的傲慢、苛刻以及自以為是,氣憤地回敬:“我懷疑你一位也不認識。”就是因為如此深的誤會,伊麗莎白輕信了威克漢姆對達西的誹謗,然後在隨後的達西求婚中斷然拒絕與控訴。幸好,時間會吹散迷霧,愛情終究會戰勝一切。婚姻和愛情建立在相互接受、相互理解和相互包容之上,缺了這些,那麼雙方的地位便已經是一架傾斜的天平,無法稱出合理等價的重量。
而第二對,則是簡和彬格利。他們兩人,一個善良隨和,一個溫柔嫻靜,在舞會上的驚鴻一瞥,便已經注定是天生一對。簡的生病是班納特太太的“設計”,然而誰又能說這個甜蜜的“苦肉計”不是感情的催發劑。在這些方麵,班納特太太儼然是一個很好的“紅娘”。自古好事總是多磨,簡的嫻靜與靦腆遮住了她的熱情,也淹沒了她內心的那份感情,於是賓格利小姐和達西上陣,讓這件婚姻曲折了起來。其實這樣的事情在現代仍舊存在,開明的時代依舊有著人保持著簡那樣的文靜害羞,依舊會有不喜言談,把心事藏在心裏的人。然而在經曆了很多之後,沉默的外表終究是掩飾不住情感,美好的結局已經來到了班納特家裏。在簡和賓格利身上,我們看到了奧斯汀寄寓的思想:愛是需要表達的,也是需要經營的,如果擦身而過,那很有可能就成為永久的遺憾;而如果不去挽救和探尋,那也隻能有緣無分。婚姻和愛情都是兩個人的事情,盡管外人說的天花爛醉,其實最重要的還是在我們自己的心裏。忠於自己的心聲,便是忠於自己的人生,忠於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