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職高專圖形圖像製作(建築動漫方向)專業立體構成課程教學改革初探(1 / 2)

高職高專圖形圖像製作(建築動漫方向)專業立體構成課程教學改革初探

教育論從

作者:李欣

摘 要:立體構成是研究空間立體形態的學科。用一定的材料,以視覺為基礎,力學為依據,將點、線、麵、體等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構成法則,組合成美好的形體的構成方法。其任務是,揭開立體造型的基本規律.闡明立體設計的基本原理。本文旨在探討高校立體構成教學模式的方法。

關鍵詞:立體構成;圖形圖像製作;建築動漫方向;教學改革

作者簡介:李欣,四川雅安人,講師。研究方向:平麵設計。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2)-21-0-01

緒論

高職高專圖形圖像製作專業旨培養具備良好藝術設計理論和圖形軟件的操作技能,具有較強的圖形圖像處理能力和一定的造型與創作能力的應用型人才。建築動漫方向在這一大前提下,側重培養學生利用計算機圖形圖像技術,根據建築、園林、室內等規劃設計圖紙,將建築室內外空間結構、色彩、環境、氛圍等建築設計構想進行提前演繹展示的能力。這就要求學生要有很強的立體空間感知能力和立體空間造型能力。

立體構成是一門研究在三維空間中如何將立體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原則組合成賦予個性美的立體形態的學科。通過對該課程的學習,學生應該掌握立體單元形態之間的各種構成法則,並對空間材料形、色、質等心理效能進行探求,對材料強度進行探求,對加工工藝等物理效能進行探求。進而提高空間創造性思維能力和設計審美能力,為今後專業設計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立體構成作為圖形圖像製作(建築動漫方向)專業的專業基礎課顯得尤為重要。在教學過程中,如何與相關的基礎課程銜接,如何使其在後置的專業課程中起到真正的作用,是立體構成教學所麵臨的重要問題。

一、目前立體構成課程教學中存在問題分析

“立體構成”這門課程起源於1919年,是德國包豪斯學院在創辦後確立的藝術流派,自20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引入中國,成為中國所有藝術院校共用的基礎課程。如果按照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則缺乏專業針對性,若學生不明確學習目的及學習目標,則會對教學內容理解偏差,在後置課中,學生不能很好地運用立體構成法則組織空間,會出現該課程與後麵的專業課不能有機銜接的問題。

二、解決存在問題的措施

(一)明確學習目的

立體構成課是圖形圖像製作(建築動漫方向)專業的專業基礎課,對所學課程內容掌握的好壞與否將直接影響到後續建築場景和建築物建模的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重視教學內容本身的講解而容易忽略強調學習目的的重要性。教師應明確告知學生,立體構成在該專業教學體係中占據什麼樣的位子,要解決什麼問題,對未來所學課程的幫助以及對於各專業的針對性。要讓學生對學習內容有清醒的認識。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會少走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