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主持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初探
教育論從
作者:許芫顏
摘 要:改革開放以後,隨著廣播電視事業的飛速發展,主持人在整個媒介生態環境中的地位越來越突出,對播音主持專業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作為播音主持專業的重要陣地,在培養應用型人才方麵發揮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的播音主持專業的教學質量也就理所當然地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實踐證明,高校的播音主持專業若實現穩步發展,應當采用“理論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本文首先分析了播音主持專業的教學目標,隨後分析了當前本專業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困境,最後提出了“理論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應當采取的解決對策,期待對提升本專業的教學質量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高校;播音主持;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G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2)-21-0-01
一、高校播音主持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
高校播音主持專業的教學目標,就是通過有效的教學,促使學生熟練掌握一定的播音主持專業知識,並學會合理運用所學的專業知識,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由此可以看出,播音主持專業應當以社會實際需要為出發點,革新原有陳舊的教學模式,加大實踐教學的力度,提升學生的動口能力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形成,以便在日後的工作崗位中憑借精湛的技藝推進自身的發展。采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是以社會實際為基礎,更為客觀地為學生構建科學的知識架構,在引導學生紮實理論知識的同時,強化知識的運用,最終完成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進而,為學生將來邁入社會尋求發展提供一個技術方麵的可靠保障。
二、當前播音主持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麵對播音主持市場的不斷變化,我國高校的播音主持專業教學仍然沒有完全適應發展形勢的需要,還有予以調整的空間。因此,我們應當正視這些問題,更好地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
(一)過分關注技術層麵的學習,忽視了廣告理論學習的應有地位
目前,我國很多高校過分追求播音主持技術層麵的學習,未意識到播音主持專業理論教學的重要性,未能給予理論教學應有的地位。長此以往,必然導致高校畢業生在步入社會後缺乏深厚的理論功底,無法準確地指導播音主持實踐工作,形成專業知識有所偏頗的不良局麵,致使專業教學的總體水平和質量較為滯後,無法跟緊社會發展的步伐。
(二)欠缺現代化教學設備,嚴重影響播音主持專業教學質量
目前,很多高校的教學仍然以黑板板書教學為主,播音主持專業教學所需的各種現代化教學設備較為欠缺,即便部分高校備有一些硬件設施,不部分也是較為落後老化的設施,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專業教學水準和質量,致使播音主持專業教學的效果遠遠落後於其所在領域的發展步伐,對學生產生了十分不利的影響,阻礙了學生的成長和發展。
(三)教學實踐環節欠缺,影響院校畢業生的工作
當前,部分高校的播音主持專業在教學過程中,仍然欠缺實踐環節,存在理論知識與實踐脫節的困境,這勢必影響教學效果與行業市場需求的不協調,造成學生所學知識與實際工作銜接的不緊湊。學生畢業後,反而有可能花費更多的時間去補習相應的知識和技能,影響自己未來的前途。
三、踐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措施
在高校播音主持專業教學過程中,踐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學理念符合市場發展的客觀需求,高校應當采取得力對策,確保“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學理念的落實。
(一)加強專業教育基本理論研究,為其自身發展提供理論支撐
教學理論是教學實踐的最好先導。因此,高校應當注重對播音主持專業基本理論的研究和傳播,使學生在畢業後擁有深厚的理論知識功底,形成比較完整科學的理論知識體係。這樣,才能實現理論與實踐有機融合,確保學生邁入工作崗位後,及時有效地應用播音主持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為自身發展提供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