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英語聽力教學的困難與對策
教育論從
作者:陳欣怡
摘 要:本文根據對學生的采訪結果分析了當前大學英語聽力教學的常見製約因素,並探討了如何針對這些障礙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技能水平。
關鍵詞: 大學英語;聽力;障礙;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2)-21-0-02
1.引言
在進行大學英語聽力教學的過程中,筆者發現很多學生對聽力課有一種畏懼感,對聽力技能的提高沒有信心,其中有一部分學生的讀寫能力比較高,而聽力水平卻相對較低。針對這一現象,筆者對學生進行了一次采訪,詢問他們在聽力學習當中所遇到的困難及感想,經過整理得出以下幾點問題被學生多次提到:
1.高中時沒有聽力課,也不考聽力,大學突然開始考聽力了,覺得很難,很不適應。
2.感覺聽力提高非常緩慢,每周的聽力課我都有認真聽,可是進步非常非常小。
3.我一直覺得我高中的時候英語學得還行啊,可是怎麼聽力那麼差呢,聽不太明白,題也做不對。
4.我感覺聽力內容慢點還好些,一快了就什麼都聽不懂了。
5.聽力讓我很困擾,聽上好幾遍還是做不對題,可是其實聽力原文裏也沒幾個生詞啊。
以上的這些問題都涉及到了影響學生提高聽力水平的一些障礙,這其中既有具體的語言困難,也有比較抽象的心理層麵的障礙,隻有解決了英語聽力學習中的這些障礙,學生才能更好地訓練聽力技能。下麵我們就先來了解一下聽力提高的常見製約因素。
2.影響聽力水平的障礙因素
2.1 語言障礙
聽力理解首先需要一定的語言知識來支持,而這其中最常給學生帶來困擾的是語音知識和詞彙語法知識,了解這些知識對學生順利完成聽力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
對學生來說掌握英語發音規則並能夠準確發音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聽力理解活動能夠順利進行的第一步。語音知識包括很多方麵,從認識音標,了解語音的區別性特征到掌握重讀和語調等,都屬於語音知識的範疇(任慶梅,2011)。此外,在真實語境中,由於說話人的語速較快,常有連讀,同化,省略和弱化等語言現象。如果學生並不了解這些現象,必將會影響到聽力理解的順利進行。
詞彙量不足也是影響聽力理解的障礙之一。如果學生不熟悉聽力材料中的一些關鍵單詞,會大大影響到整篇材料的理解。由於對一些詞彙不熟悉,在聽的過程很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花比較長的時間來回憶這些單詞的意思,影響對後續內容的理解,從而無法連貫地理解聽力材料。此外,句法結構,語法知識的掌握也同樣會影響對聽力內容的正確理解,這一部分知識的學習掌握往往是在非聽力教學中進行的,一般來說,如果聽力內容難度適中,句法結構及語法知識的掌握對聽力的影響是比較有限的。
2.2 文化障礙
現在的聽力材料中常常會涉及英語國家的社會風俗和生活習慣,如果不了解一些這方麵的知識,會給聽力理解帶來障礙。如:
M:Guess what I did this morning? I smashed my mirror. A great way to start the day!
如果學生並不了解在英語國家打碎鏡子是不吉利的,就無法明白“A great way to start the day!”並不是真的“great”而是反語。
此外,英語中有大量的諺語,成語,它們包含大量的英美文化知識,很難從字麵上去理解其含義。當它們出現在聽力材料當中時,常常會影響學生的理解。比如:Pandora’s box (潘多拉的盒子,意指災禍之源);a curate’s egg (好壞參半的東西)等。
2.3 心理障礙
教育心理學的研究結果證明:人類的情感在教學活動中表現為積極和消極兩個方麵的作用。積極的情感態度能夠村促進金大腦中信息的組織,加工和儲存,而消極的情感態度會對心智功能產生抑製的作用。前文中已經提到,一些學生對聽力課有畏懼感,部分是由於以往的英語學習中缺乏係統的聽力訓練,部分是因為聽力技能提高較為緩慢,使學生缺乏信心。加上聽力訓練的過程多憑借學生自己的自我管理與自我監控,老師的指導非常有限,這些原因導致學生會愈加喪失聽力學習的興趣,對聽力學習抱有消極態度。
3.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