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態度影響學生的成長
教育論從
作者:王海燕
摘 要:麵向新世紀,培養什麼樣的公民,直接關係到國家的興衰, 國民素質的高低,與教育息息相關,在教育的過程中,教師的情感態度會使學生對問題的認知與態度產生一定的影響。應該以多種方式培養自己的情感態度,傳達給學生,使學生得到鼓舞和讚許,激勵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關鍵詞:教師態度;人格修養 ;潛移默化
[中圖分類號]: G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2)-21--01
凡是事業有成之人會認為態度決定一切,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對學生的態度,是否有同情心,公平,誠實,禮貌或者是無理,偏袒,粗暴等等,都會對學生產生一定的影響,積極的態度對學生會產生積極的影響,反之則影響教學效果。
心情的好壞也是會傳染的,有過教學經曆的人,都會有這樣的感觸,當我們心情好時,麵帶笑容地走進教室,學生會表情愉悅,心情輕鬆;當我們心情不好時,滿臉僵硬的靠近他們,他們也會有所顧忌,唯恐犯錯,影響上課的積極性。 教師的態度怎樣影響學生?
一、教師積極的生活態度對學生行為習慣的影響
時刻保持微笑,隨手撿起地上的雜物,注意個人衛生習慣,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與人交流溫和坦誠禮貌,和藹待人,注意平時的行為動作,舉止言行,有為人師表的意識,這樣就會對學生的學習行為習慣產生積極的影響。
二、教師積極的工作態度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影響
教學工作嚴謹、細致,作業批改及時、認真,不斷提高自己的整體素質,會讓學生覺得教師的敬業和對自己的重視,會讓學生對老師有所尊重,從而改善自己對老師的態度,積極學習。
教師有兩種態度會對學生的學習產生消極影響:教師一般情況下不會為難某個或者某些學生,對於那些屢教不改,違反紀律情況嚴重的學生會有所輕視,不予理會。
學生會有一些不良的反應,認為老師對我不夠重視,對自己已經放棄了,進而放棄了自己,放棄了自己的學業,慢慢走向社會歧途,年齡較大、自主意識較強的學生,他們都有叛逆心理。這些學生力求在其他範圍中尋找支持。除了少數人會通過自我奮鬥去“證明”自己以外。其他學生會做出一些和老師對立的舉動,並引以為榮,在所謂的差生中建立威信,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在非正式場合,這類學生往往會對老師做出一些敵對的舉動,他們的思想有很大一部分的扭曲,他們的問題會發展到或超出學習困難,但是,他們的問題卻是由師生關係不良、由學習困難開始的。
三、教師積極的親和力對師生間情感的影響
熱情回應學生的問好,主動與學生交流,閑談(關心學生的衣著、身體、家庭事件等),美國一位教育家在對9萬多名學生進行調查後,歸納出好教師的12種素質:①友善的態度②尊重課堂上的每一個人③耐性④興趣廣泛⑤良好的儀表⑥⑦幽默感⑧良好的品性⑨對個人的關注⑩伸縮性(11)寬容(12)頗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