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大學英語寫作的教學改革的幾點思
教育論從
作者:秦迎春
摘 要:無論是從日常交際的角度來說,還是從應試的角度出發,筆者認為:學生用英語寫作的能力都是應該值得重視的。如何改進傳統的寫作教學模式,通過多角度、多層麵的方式,更好、更快地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討的。本文就從課程安排方麵、教學方法方麵、考核方法方麵等角度對大學英語寫作的教改提出了自己的幾點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大學英語寫作;教學改革;課程安排;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2)-21--01
引言
教育部於2007年頒布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規定了學生在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後應具備的書麵表達能力,並對寫作能力明確地提出了一般要求、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隨著全球社會經濟的發展,寫作作為交際的手段,其重要性日益顯現。
一、大學英語寫作方麵在教學中的現狀和問題分析
(一)學時不足直接影響了教學規律
由於學時有限,現在的教師都是在利用有限的時間完成教學的任務,都是通過範文引入的方式來達到教學的目的。通常的做法是這樣的:教師要求學生按照範文的模式和要求進行寫作,一般都是在課外利用業餘時間完成,然後教師進行評閱。而這種教學方法基於行為主義理論(behaviorist theory),整個教學過程就是從刺激(stimulus)到反應(response)的過程。這一教學方法把寫作教學的重點放在了寫作結果上而忽視了寫作過程中本應具有的創造性過程,這樣就違背了英語寫作訓練的正常規律,其效果自然也就無法保證。
(二)教師評閱英文作文方麵有導向誤差
當前大學教師很多在批改學生作文的時候都把注意力放在了語法、拚寫、標點上麵,而對文章的整體結構和內容安排關注很少,大量的語法錯誤、拚寫錯誤、詞語用法錯誤等問題讓學生把對英文寫作的認知局限到了一個比較低的層次上,進而使得學生在表達思想內容時被上述問題束縛了手腳,從而談不上文章的篇章結構及內容質量上的提高,這不得不說是一種導向誤差問題。
(三)英語寫作教學模式單一
目前的大學英語教師在對待英文寫作的教學上有錯誤的認知,一方麵,有的教師把寫作教學過程三段論化,即“布置寫作—— —批改作文———發還學生”,沒有把教學過程當成是一個有層次性和有深度性的過程來看,在教學過程中,大學英語的作文練習及測試的題目相對單一,模式固定,與語言的實用性相距甚遠,測試材料缺乏真實性;另一方麵,對寫作教學缺乏投入。忽視了第二語言寫作是一個複雜的認知心理過程,很多英語教師不願在寫作教學上投入足夠時間和精力,從而忽視了寫作的訓練和指導的積累過程,加上教學的模式往往比較單調,缺乏創新,也不容易調動學生學習寫作的積極性。
二、對大學英語寫作教學改革的幾點想法
(一)尊重英文寫作學習規律性並合理利用
通過教學實踐我們發現:真正影響學生寫作水平提高的瓶頸就是基本功的訓練。所以,我們各位授課教師要尊重英語寫作的學習規律,不僅要背誦課文,還要熟記名人警句、時文美文,不僅要說,還要讀。而這種讀是精泛結合,我們主張教師在新生入學之初即開列書單,讓學生一路讀下來,並作讀書筆記,真正實現英文寫作水平的真正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