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舞蹈專業大學生兼職與就業措施問題的探討
教育論從
作者:蒙昌敏 惠青 張曦文
注:本成果為河北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2011年度基金項目,項目編號:SZ2011907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大學教育迅速向大眾化轉變,就業形勢越發嚴峻。本文從舞蹈專業大學生個人素質建設以及學校教育兩方麵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討,為舞蹈專業大學生兼職與就業問題的解決提供了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舞蹈專業大學生 ;兼職;就業
作者簡介:蒙昌敏(1974-),女,四川重慶人,講師,藝術學碩士,保定學院音樂係,舞蹈教師, 研究方向:舞蹈藝術教育。
[中圖分類號]: 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2)-21--01
一、引導舞蹈專業大學生學會學習和思考
1、剖析自我,找準學習和努力的方向。大學學習是生存技能的學習,是綜合素質的提高,麵對社會,我們首先要剖析自己,立足自身和所學專業,確定奮鬥的方向,有計劃、主動地去學習。如舞蹈專業本科畢業出路分為就業(表演類、教學類、和其他)和學曆提高兩部分。就業方麵,表演類對形體就有特別要求,所以即使是相同的專業,學習側重點應有所不同,有意從事表演類工作側重專業技術,有意從事教學類工作除專業技術學習外還應加強專業教學理論的學習及相關學科的學習,突出以舞蹈為專業,能唱歌懂樂器,適應中小學舞蹈教師的要求。而外形條件達不到用人單位標準的學生,則可以從事教育、升學或其他工作中尋找出路。但是還應該看到舞蹈專業學生學曆繼續提高,對本科生來講,實是不易,在我國舞蹈專業建立時間相對比較短,國內有碩士授予資格的大學寥寥可數。另外,專業好、能通過考研專業課考試的專業藝校升入本科的學生,一般筆試過不了,因為目前的中專教育注重專業及技術性教育而放鬆對文化的教育;而能通過筆試的從高中升入本科的學生,相對的專業技術又欠缺。由此可見,如何提高學曆的良好願望,一定要兼顧文化和專業,二者並駕齊驅,那麼離進一步深造的既定目標的距離就不遠了。
2、清晰明確的目標。在不同的時期,舞蹈專業大學生需要實現的階段性目標不同,實現目標的措施也不盡相同。要努力做到盡量將不同性質和類別的目標清晰化,分成技能學習目標、文化修養的目標、職業的目標、經濟的目標、生活的目標、情感的目標、政治的目標等等,目標相對越清晰越好,對目標的界定越明確越好。
3、樹立良好的就業觀念。
(1)樹立“先就業再擇業後事業”的就業觀念。以健康、順利就業為目的,傾向於務實化與理性化。避免隻顧眼前利益,忽視職業發展;避免職業標準過於功利化、等級化;避免求安穩,求職一次到位;避免過分強調專業對口、學以致用。(2)打破“鐵飯碗”觀念,積極應對社會上多種經濟形式的工作單位及多樣聘用形式。曾經遇到一名畢業生,專業好,但身高不理想,僅153CM,每次麵試都受身高影響,彷徨之際,我推薦她到用人方式為聘用製的私有的精英教育中心去試試,在我苦口婆心的說服下她才勉強去應聘,並勉強上班。半年後我接到她的電話,告訴我,通過自己努力,她現在已是該中心的一個部門負責人,實現了自身價值,回頭總結,這學生得益於就業觀念的轉變。(3)警惕“地域”意識,城市意識。首先應當重視在北京、上海等這樣的大都市有更多的就業、實現自我價值的機會這個現實,有為數不少的畢業生,在這樣的城市裏實現了個人的人生價值,達到工作和理想的統一,但是我們應更多地看到滯留在這些城市的畢業生還在為生計奔波,不停地求職。究其緣由,用人單位人才飽和,城市人才過剩,同時部分用人單位對舞蹈專業畢業生的高學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