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高校藝術課程教改的思辯及新思路研討
教育論從
作者:王德芳 肖珣
本文是四川省教育廳2005年重點研究課題《普通高校藝術類課程體係研究》,項目編號6A05-115
摘 要:高校藝術教育的最終目的在於切實地履行“多元化教育”的理念以及真正地培養出“多元化的複合型人才”,高校藝術教師應成為多元化素質的楷模。高校藝術教育有責任通過校園文化氛圍的營造和建設,切實地實踐多渠道、多元化文化思潮領引校風、教風和學風等校園風氣的變革。緊緊依靠專業教師,充分發揮學校的團隊效益,充分依托辦學、藝術實踐與社會的密切聯係才是高校藝術教育成功的基礎。
Abstract:The ultimate goal of art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to fulfill “ diversification education “ concept and really train “ diversified talents “.College art teachers should become diversified quality model. College art education has the responsibility which through constructing campus culture atmosphere cogent practice much channel, diversity cultural thoughts lead ethos, style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Closely rely on the professional teachers, give full play to the school team efficiency, fully rely on social practice and art practice is fundamental to the success of college art education.
關鍵詞:高校;藝術教育;改革;思辨;新思路
Key words :college ;art-education;reform;train of thought;New—Ideal
作者簡介:
肖 珣(1957-),西華大學藝術學院音樂係教授,碩士生
導師。
王德芳(1960-),西華大學藝術學院音樂係副教授。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2)-21--02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隨著經濟改革開放的深入,也帶來了藝術繁榮的春天。回溯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們看到了隨著對外開放的持續和深入,在國際文化、藝術交流領域,從大趨勢上講我們麵臨的是文化、藝術產品輸入與輸出的嚴重失衡,即文化產品的“入超”遠遠大於文化產品的“出超”。這一現狀足以讓每一位藝術教師捫心反省,深感弘揚民族文化及發展藝術教育責任重大。
一、藝術教育的目的及意義
高等教育的終極目標是培養為社會所用、全麵發展、人格健全的人才。所以,高等教育是綜合智育、德育、體育和美育等教育內涵的複合型人才教育。隸屬於社會科學的高校藝術教育其基本任務和教育目標也概莫能外。
藝術教育是大學生素質教育和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通過以情感人、以情動人的方法,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靈。與其他教育相比,它更加注重人的價值觀念、人格境界、精神個性、趣味修養的培養與磨煉。藝術教育的核心在於育人,在於培養造就美的人格。如果高屋建瓴地審視藝術教育,其價值還在於傳承民族文化,弘揚民族精神,樹立民族自尊、自豪感,繼而促進人類的文明進步。民族文化是民族文明的象征,是民族精神的載體。我國優秀的民族文化凝聚了華夏各民族世世代代的智慧和創造,成為中華民族得以生存和延續的精神力量。我們民族的發展、複興,必然包含著對優秀民族文化的傳承和弘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