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中西方建築的不同
藝術研究
作者:王琳 王方
摘 要:西方古典建築是歐洲建築文化的源泉,中國古典建築是東方建築文化的精華。中西建築均有各自的法式,都在曆史上起過不朽的作用,但是由於背景的不同,中西古典建築各自按著自身的美學思想在發展,由此反映出了不同的地域特色。論文從單體建築形象等四方麵來闡釋中西方建築的差異。
關鍵詞:西方建築;中國建築;差異
[中圖分類號]: [J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2)-21--01
建築,不僅僅是“居住的機器”,還承載著宗教、曆史、哲學、美學、倫理和地方習俗等多方麵的文化內涵。建築作為一種藝術,其裝飾性是必不可少的。當然建築的裝飾有著十分強烈的時代感和地域性。自人類文明誕生,建築的形式表現又被賦予了文化內涵。建築物從個體到群體,以至於建築最初的空間想法,都有著明顯被文化影響的痕跡,在中西方兩種不同文化的影響下,在中西方人們不同的觀念下,對世界的認識、對藝術的理解也就不同,這樣自然在建築上也就呈現出差異。
1、單體建築形象的不同
西方建築的主要特征就是具有個性,雖然在西方曆史發展的各個時期,西方人們大致都有共同的信仰,但是盡管這樣,西方的建築無論是什麼類型的建築都很難看到相似的地方。這種建築“個性化”特征與西方文化基礎中的“分立”思想密不可分。正是從“分立”觀念出發產生了西方文化中“自由、民主”思想, 繼而影響到建築單體的設計。另外,在西方人的觀念裏,世界是不重複的,所以建築存在於這個不重複的世界中,也應該是不重複的,具有自己個性的。
中國的建築文化跟西方的建築文化最大的差別就在於此,中國的建築文化著重考慮的是整體關係,建築要考慮到跟周圍環境的協調。同時,中國的曆史文化經過五千年的發展,具有一定的空間和時間上的連續性,所以中國的建築具有傳承連續性,是一種曆史跟文化的傳承。但是在建築的形態上缺少一定的創新。
2、材料的不同
西方國家的建築材料基本上采用石材,而中國建築曆來采用的主要材料都是木材,這也跟我國盛產木材,便於就地取材有關。因為建築材料的不同,也就為建築表現的不同提供了可能。西方建築崇尚蒼天,所以建築一般是向上發展的。而中國古代的建築則是在地麵上大範圍鋪展的。中西方建築材料的不同,也是因為中西方審美上的差異。中國建築因為使用木材,所以建築給人以自然的感覺;而西方以石材為主要建築材料的建築就會給人沉重的感覺。
3、建築用途的不同
中國的傳統建築有多種用途,但是不管什麼用途,中國的古代建築都會符合基本的形製要求,比如院落相通,建築群體按照中軸線對稱,這些都是我國古建築的一些基本形製,建築隻存在大小跟複雜性的區別了,而且我國的建築還有的是一屋多用的,就像大家都知道的古代建築雍和宮,在雍正皇帝即位前,雍和宮是用來居住的雍親王府,就在雍正皇帝即位以後,雍親王府就改做了雍和宮,成了藏傳佛教的寺廟。這恰恰體現出中國建築的多用性。所以總的來說,總體來說,中國建築的模式基本算是固定的,在單體建築上也沒有很大的變化,但是建築整體的發展一直很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