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日被動句的對比研究(1 / 2)

中日被動句的對比研究

語言研究

作者:英石

摘 要:不管是漢語的被動句,還是日語的被動句,其使用頻率都很高,可以說每一天我們都在使用被動表現。然而,雖然漢語和日語的被動表現看起來很相似,實際上卻有著很大的不同。如果不能夠弄清楚二者的不同之處,作為學習日語的中國人,就沒有辦法真正正確恰當地使用日語的被動表現。因此,本文對中日兩國語言中的被動表現進行對比,希望能夠對於日語學習者有所幫助。

關鍵詞:被動表現;中日對比;被動句;日語學習

作者簡介:英石(1985-),日語語言文學,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日語教師。

[中圖分類號]: H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2)-21--01

1.概念

漢語的被動句是在動詞前加上“被,叫(教),讓,給”所形成的句子,日語的被動句是動詞的未然形加上“れる”和“られる”而形成的句子,二者從概念上來看基本相同,其實不然。本文將對中日兩國的被動表現進行深入研究。

2.從日語的被動句看漢語

2.1日語的被動句——漢語的被動句

漢語和日語的被動句有怎樣的關係呢?首先,我將舉出一些相應的例子:

(1)兄と私はこれまで借りていた部屋を追い出され……。

→哥哥和我借的房子,最近被房主收回了。

(2)ある仲間が、もしかすると検挙される危険があるという場所へ出かけ、遂にやられた。

→有一個同誌去到一個有被捕危險的地方去,果然被抓走了。

(3)下手なことを言って新聞に書かれたり、寫真が出るようなことがあっては大変だ。

→說得不好,給上了報,或者照片見了報可不得了。

在以上的例句中,中日的被動句均有主語受害之意。因此在表達受害之意時,漢語和日語都可用被動句來說明。

2.2日語的被動句——漢語的非被動句

在古日語中,被動句一般為不如意或受害之意。然而,在現代日語中,這種不如意的例子卻並不多見。因此,並非與所有的日語被動句對應的都是漢語的被動。

2.2.1自然被動句

被害之意並不明顯的日語被動句,即自然被動句,與之對應的一般是漢語的主動句。例如:

(4)村落一帯の田畑はほとんど耕されていなかった。

→村落周圍的田地,差不多都沒耕種。

(5)新しいビールが運ばれてくる。

→新要的啤酒拿來了。

(6)海にとざされた島の中では……。

→關在大海中的島上,……

2.2.2能動句

日語被動句譯成漢語時,可以變換一下動詞或加上主語將其譯成能動文。例如:

(7)一日働けば誰でも六百五十円が支給される。

→勞動一天,誰都能領到六百五十日元工資。

(8)子供の聲が不意にぴったりやんだのは私たちが來ているのを告げられたからであろう。

→……也許是因為知道家裏來了客人的緣故吧。

(9)その実ひとつに島の平和は象徴されていた。

→它象征著島上的和平。

(10)その肩先がポンと叩かれる。

→有人輕輕地拍了他一下肩膀。

2.2.3無被動的句子

像“泣かれる”“辭められる”“死なれる”這樣的詞並沒有漢語的被動表現與之對應。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