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修辭手法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作用
語言研究
作者:王紅梅
摘 要:修辭手法的使用使英語變得生動形象,修辭知識會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英語文章。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修辭知識的教授會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力,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從而對閱讀教學產生積極的作用。本文以新視野大學英語中的課文A Test of True Love 為例,賞析其中的修辭手法並探討修辭在大學英語閱讀中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修辭;語言賞析;英語閱讀
作者簡介:王紅梅,女(1981-),漢族,山東濰坊人,聊城大學大學外語教育學院,講師,碩士學位,研究方向:詞彙學和翻譯研究。
[中圖分類號]:H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2)-21--01
1、引言:
人們在說話、寫作或文學作品中常使用一些修辭格來說明問題、強調、渲染氣氛、增加色彩等等。 辭格是指一定的修辭格式,如打比喻,講反話,設排比,用雙關等等。(黃任,1996:11) 英語中的修辭格種類繁多,這些修辭手法的運用使英語更具感染力。《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第二版)多年來是我校非英語專業的大學英語教材,該教材題材廣泛,體裁多樣,內容豐富,涉及語言、文化、習俗、倫理、科學、社會焦點等方麵。各種修辭手法的使用更增加了該教材語言感染力和表現力。該教材第二冊第四單元課文A Test of True Love是一篇充滿了唯美、純淨、深刻與憂傷的文章。各種修辭手法的使用使文章語言很富文采,給文章增色不少。而且修辭手法讓讀者感覺文章生動傳神,淺顯易懂。本文即以A Test of True Love一文為例,探討如何賞析文章中的修辭手法,從而發揮修辭對大學英語閱讀的意義及對大學英語閱讀教學的借鑒作用。
2、A Test of True Love 一文修辭格賞析
A Test of True Love一文講述了一位年輕的軍官約翰·布蘭福德和一位他素未謀麵、卻通過書信給他力量的女人霍利斯·梅內爾之間的愛情故事。整個故事扣人心弦、跌宕起伏,最後出人意料的結局又讓人深受觸動,感覺到溫暖與力量。這篇課文不但寓意深刻,而且作者在描述人物的外貌以及年輕軍官內心感受時用了各種各樣的修辭手法。借助這些修辭手法,文章的寓意引起了讀者心靈的震撼和共鳴。
2.1對比
對比是突出差別的一種修辭手法,最基本的對照結構由兩個成分構成,對比的使用可以突出不同事物的不同點,從而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鮮明。課文在描寫布蘭福德見到的兩個人女人的外貌時很好地使用了對比這一修辭手法。第六段和第十段分表描寫了一位年輕的女子與一位四十幾歲的女人的體貌特征。在這兩段的描寫中,作者分別從年齡、體形、發型以及著裝等方麵進行了對比。第六段中描述的女子是 “a young woman”(一名年輕女子),而第六段中的則是 “a woman well past forty” (一位四十好幾的女人);在描述年輕女子的體形時,作者說: “her figure was long and thin” (她身材修長而苗條),而中年女人則是 “She was more than fat” (她不是一般的胖);年輕女子的頭發是 “her spectacular golden hair lay back in curls from her small ears” (漂亮的金色長發卷曲在小巧的耳後),而在描述中年女人的頭發時作者說:“her hair sporting patches of gray” (頭發斑斑灰白);年輕女子穿著綠色套裝(fancy green suit )讓人感到“猶如春天般生機盎然”(like spring time come alive),中年女人穿著棕色的外衣(brown suit),“在年輕的他的眼裏,她簡直就是一塊活脫脫的化石”( a fossil to his young eyes)。可以說整個的兩段就是兩個女人之間鮮明的對比。雖然兩人的對比如此鮮明,但是布蘭福德還是按照約定去和中年女人打招呼。這種對比更能體現軍官並沒有受到外貌的影響而去追求真愛的精神。讀者也被他這種對真愛的執著所打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