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石家莊民國時期的建築特色
文化論壇
作者:王方 王琳
摘 要:民國時期,石家莊隨著京漢鐵路和正太鐵路相繼修建,並在此交彙,使石家莊成為交通要地。據由茂新麵粉廠改建的無錫中國民族工商業博物館中的一段文字記載,石家莊早在資本主義初期就已成為與無錫等地齊名的經濟四小龍。交通的便利、經濟的發達促使石家莊城市人口增長過快,而在住房建築上出現了高速化的發展,出現了建築的多樣化風格。
關鍵詞:民國建築;石家莊
[中圖分類號]:G0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2)-21--01
石家莊所轄範圍內,現存的民國建築有十幾處,而具有代表性的建築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民居類建築;另一類是公共類的建築。民居建築以我國傳統建築形式為主,也有部分因建築主人的個人喜好而修建成中西結合的建築風格;而公共性建築主要是沿用外來的建築風格,比如呈現法國古典主義風格的正太飯店,以及呈現日式建築風格的中國人民銀行舊址等。本文就以正太飯店為例,從建築的時代背景、總體布局、建築裝飾等方麵簡述石家莊在民國時期建築特色。
1、曆史文化背景
正太飯店於1907年修建而成,它是石家莊現存的民國建築中,修建最早的,也是唯一的一棟法式小洋樓。“正太飯店”這個名字是因正太鐵路而來,它是正太鐵路通車的服務性配套設施。據史料記載,這座小洋樓曾接待過孫中山、蔣介石、宋教仁等軍政大員,以及彭真等幾位共產黨領導人。它是石家莊開埠百年的標誌性建築,是石家莊最早最高的多層建築。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總體布局
正太飯店是一座樓中樓建築,建築造型呈現法國古典建築風格。在總體布局、建築平麵與立麵造型中遵循西方古典主義建築風格的特點強調軸線對稱,主從關係,突出中心和規則的幾何體,提倡富於統一性與穩定感的橫三段和縱三段構圖手法;在建築構件上崇尚古典柱式,強調柱式必須遵守古羅馬規範;另外古典主義強調外形的端莊和雄偉,內部奢侈與豪華,在空間效果與裝飾上有強烈的巴洛克特征。整個建築坐西向東,共有三層。外部結構呈“日”字型,由東、西、南、中、北五棟樓組成,南、北、中三樓與東、西樓相互接連,形成主院和套院樓中樓格局。
3、裝飾紋樣
西方古典主義建築的裝飾是非常繁瑣複雜的,就古典時期的柱頭而言就極富裝飾性,渦卷成為象征柱式的典型。古羅馬時,由於大部分公共建築利用承重牆承重,古希臘時期柱式作為結構的作用淡化了,柱式更多的表達為裝飾含義,因此柱頭的形態就成了裝飾程度優劣的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