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借佛斂財(5)(1 / 2)

信佛信道信仰雜,貪財貪色“小和尚”

叢福奎的信仰問題非常複雜。他就好像一個六根不太清靜的小和尚,一邊念佛,一邊貪財貪色。因為,從許多形式上看,他對佛還真有些頂禮膜拜的意思。特別是在結識“大師”殷鳳珍後,兩人一起念經念佛,並不虛假。

經調查,在他的石家莊西苑小區的住宅和北京廣安門外智德小區房子裏,都專門辟有一間房子供奉佛像,諸如釋迦牟尼、觀音菩薩、普賢菩薩、文殊菩薩、地藏菩薩、彌勒佛像等,不計其數。佛案上,書房裏都供著佛,連櫃子裏都放著佛像。有金製的,也有玉、銅、木、陶製的;有立佛,也有座佛、臥佛,形態各異。一串串佛珠,有木製、核製、水晶製的。自動含佛機有的已經啟用,有的尚未開封,十幾個護身符,有金、銀製的,有套印的。佛堂和書房的地上擺著釋佛和打坐念經用的拜墊。供案上擺放著香爐、燭台和供品,燒香拜佛的用品一應俱全。一進叢家,就聞到一股濃烈的供香味。各種品牌的供香,成箱地放著。書房和佛堂裏,《三世因因果經》、《華嚴經》、《金剛經》、《心經》、《無量壽經》、《阿彌陀佛經》、《妙法蓮華經》、《圓覺經》、《地藏經》、《佛教十三經》、《大藏經》等經書比比皆是。《佛法導論》、《精選佛經注釋》、《佛學大辭典》、《中國佛教大觀》等佛教方麵的書籍幾乎全齊。還有大量佛教方麵的圖片、音像製品和工藝品。

令人奇怪的是,叢福奎的信仰還真“雜”。在外麵他高唱“馬克思主義”,在家裏設有佛堂。除了供奉佛像外,還設立了供道台,供奉道像。其中,智德苑小區住房的道台上,供奉著道祖太上老君等道像。燭台中的蠟燭,燃燒時淌了的很多蠟油。香爐中有很多燃燒後的殘香。道台上擺放著供果和食品,旁邊放著吃飯用的筷子、叉子和勺子。住宅內,有大量道教方麵的書籍。如《中華道教通典》、《道教大詞典》、《道經知識寶典》、《道學十三經》、《八仙全傳》、《八仙得道傳》、《道教傳說大觀》等。

其中書房還設立了供神台,神台上供奉著碧霞元君和孫不二等神像。神像前麵擺放著供果、燭台和香爐,香爐中殘留著燒過的供香。神台上,還擺放著仙女起舞的塑像。《中國神仙傳》、《中國仙話》、《中國寺廟200種》、《天書》、《薑子牙算地》、《鍾應堂算命》、《萬事問周公》、《全本周公解夢》、《六十四卦圖說》、《觀音神課三十二卦》、《天解》、《聖算》、《雜學十三經》等算卦書籍隨處可見。櫃子內的葫蘆裏裝的不知是什麼藥。叢的臥室被褥下麵,有一大塊紅布,上麵襯有黃綾,四周綴有銅線。黃綾下麵壓著五道佛符,佛符旁邊的大紅紙上,印有“佛光普照”四個字。枕頭底下,壓著五道神符。其中有一道符還寫有當時叢福奎的年齡和生出年月:“56歲,農曆8月初9生”字樣,並注明該符係放“枕頭裏用”。中紀委專案組專門請了道教學會的有關人士進行鑒定,認為這些答都是“護身護官保平安”的,而且在古書上均有出處。

叢福奎對佛家如此頂禮膜拜,不僅是因為他認識了殷鳳珍,更重要的是,他還正式拜師成了一名佛家弟子。

1997年底,經殷介紹,叢在北京勞動人民文化宮太廟犧牲所結識了山西省五台山某某寺的主持釋某某,兩人開始探討佛教。叢多次對殷說:“釋法師修課真好,我一定向她好好學習。”

1998年初,叢福奎正式拜釋為師,釋在北京勞人宮太廟犧牲所給叢起法名“妙全”。妙是般(BO)若(RE),是智慧;全包括廣大、圓滿和無量。法師說:“我看你有福相,有佛相,有官運。觀他的五官,就知道你有智慧,有才幹。你叫‘妙全’最合適。”釋還為叢舉行了正式的灌頂儀式。叢跪在地上,雙手合幹,釋念一句,他跟著念一句:“弟子我一心皈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西方安樂國,阿彌陀佛(一拜);願我臨終天障礙,阿彌陀佛遠相迎,觀音甘露灑吾頭,勢至金台安我足,一刹那中離五濁,屈伸臂傾到蓮池,蓮花開後見慈尊,親聽法音可了了,聞以即悟無生忍,不違安養入娑婆,善知方便度眾生,巧把塵勞為佛事,我願如斯佛自知,畢竟當來得成就,南無阿彌陀佛(三稱一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