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日新:中國“核掌門”的腐敗裂變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原總經理康日新受賄案紀實
2010年11月19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對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原總經理康日新受賄一案作出一審判決,認定康日新犯受賄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沒收個人全部財產。法院經審理查明:2004年至2009年間,康日新利用擔任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總經理兼秦山第三核電有限公司董事長的職務便利,為他人在企業經營、業務承攬、職務升遷、就業安排等事項上謀取利益,收受他人財物共計折合人民幣660萬餘元。
學成於名校緊缺專業六年間正廳升至正部
康日新於1953年8月出生於山西大同人。據稱,康日新家境貧寒,自康以上三代務農,康日新的父親是當地的生產隊隊長,早年曾入伍當過兵。康日新年輕的時候曾經當過食堂管理員、教師、快遞員、車間主任。
19歲時,他在山西大同縣水利局楊莊電灌站工作,是電站的事務長,還擔任著宣傳員和廣播員。在楊莊電灌站工作3年後,一個偶然的機會改變了康日新的人生。“當時縣裏下來了一位領導擔任電灌站站長,因為我那時工作比較努力,也愛學習和讀書,感動於我的這份執著,他願意推薦我去上大學。”
1975年,作為工農兵學員,康日新榮幸地獲得被推薦上大學的機會,所修專業則是當時堪稱神秘的270專業。所謂270,其實就是“核反應堆工程”專業。康日新雖然當時並不清楚核武器究竟為何物,但是懷著“隻要是大學就能上”的心理,拎著一隻可以稱作是“上學的全部家產”的小挎包,滿心歡喜地到上海交大報到去了。
1978年8月從上海交大畢業。從學習年限上看,應該屬於專科畢業。但因為學的是反應堆專業,國家緊缺,為他後來事業上的發達起到了重要作用。
正如康日新自己回憶中所述:“1975年我榮幸地成為上海交通大學核工程專業的一名學生。能進入我國著名的大學和國家急需的專業學習,我感到格外自豪和興奮。在幾年學習中,交大嚴謹的學風培養了我較寬的基礎理論和紮實的專業知識;而交大一大批辛勤敬業的老師,他們嘔心瀝血的授業與解惑,給我的學習成長帶來了很大幫助。我特別喜愛數學和物理,還記得晚上吃過飯後,我經常到環境安靜的階梯教室‘新上院’去看書、做題。沉浸在微積分、高等數學、反應堆工程的課本裏,我感到樂趣無窮,經常忘記了時間直到深夜。現在我愛看書的習慣就是在交大養成的。”
大學畢業後,康日新被分配到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工作。三十年後的他曾回憶說:“在交大裏學到的豐富知識,在交大裏養成的敢為人先、永不言敗的精神,指引著我激流勇進、攀登高峰,直到現在成為一名核工業的主要建設者之一。如今,到上海出差時,我經常會在晚上回去看看母校。夜間的交大,靜謐安詳,月光如水。一個人漫步在熟悉的校園裏,來到自己曾經住過的12號宿舍和1號宿舍——這裏有我的房間,我的床鋪;走進‘新上院’,坐在往日的課桌前,仿佛又在這裏推演習題、鑽研課本;來到經常舉行籃球賽的體育場,走過每天早起迎著朝霞背誦英語的英語角,觸摸曾經利用暑假粉刷和打掃過的教學樓的牆壁……母校生活的一幕幕浮現在眼前。”
確實,在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工作的康日新,基礎紮實,工作勤奮,進步也很快。從助理工程師起步,做到工程師、高級工程師,在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一幹就是18年,曆任研究院研究室副主任、黨支部書記和副院長。
康日新具有“50後”官員罕見的高學曆和多元學科教育背景。改革開放當年,時年25歲的康,畢業於反應堆工程專業,在實務界中摸爬滾打了20多年後,再次入校進修,並將攻讀方向由理工類轉向文科類,2005年從中央黨校研究生院經濟管理專業畢業,同一時期,他還攻讀了清華大學的EMBA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