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 青春 留白
中國電影評論
作者:邵亞婕 胡凡剛
【作者簡介】
邵亞婕,女,山東德州人,曲阜師範大學傳媒學院碩士生,主要從事影視文化哲學研究;
胡凡剛,男,山東濟寧人,曲阜師範大學傳媒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後,碩導,主要從事教育技術、影視哲學研究。
電影《同桌的你》海報
《同桌的你》是一部典型青春愛情題材的影片,創意來源於校園歌曲“同桌的你”。影片講述了林一和周小梔從初中、高中到大學的戀愛時光與青蔥歲月,直至畢業十年後兩人在周小梔的婚禮上相遇。影片引起了很多觀眾對青春的集體記憶共鳴。青春記憶是美好的,最美好的往往不是最完美或最圓滿的,而是那些失落、痛楚、迷惘的記憶。一部好的影片離不開好的敘事,所謂敘事就是如何講故事,如何展開故事的框架。本文從敘事主題、敘事結構及敘事技巧三個方麵進行分析。
一、敘事主題 :溫暖的青春記憶
“明天你是否會想起,昨天你寫的日記,明天你是否還惦記,曾經最愛哭的你”這首經典校園民謠勾起了純粹美好的校園愛情記憶。“校園、愛情、夢想、現實、時間”往往是青春主題的代言詞。青春題材的電影多數是懷舊的,主題的呈現離不開情節敘述和人物情緒塑造,在進行人物情緒表達時,影片不時穿插動畫,處理的巧妙、得當。在周小梔最初答應林一當她男朋友的五分鍾裏,兩人因為複習四級選擇了一個安靜賓館學習,麵對文靜靈氣的周小梔,情竇初開的林一難免會有點“小想法”,周小梔要求林一先去洗澡,洗澡過程中,林一當時心裏情緒就像岩縫裏要發芽的豆苗,破土而出一樣。年少的懵懂、激情與釋放,插入動畫,輕鬆不乏幽默。當男主人公洗完澡後恰恰時間到了,抱有極大希望的同時,瞬間破滅,就如同一架正常運行的飛機突然不受控製的快速降落,人的心情刹那間跌落到了低穀。運用動畫淋漓盡致地展現出當時人物的情緒狀態,很容易引起觀眾的共鳴,一笑過後,回想起自己當年的初戀,曾經按捺不住的內心也許經曆了同樣波瀾不驚的過程。
與同題材電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相比,其主題風格表述的是殘酷青春現實,畫麵大部分是黑白色。而《同桌的你》描述的是溫暖的青春,畫麵是彩色的,以至於每個人回憶起青春都是溫暖的。風格的定位,受眾群體涉及麵非常廣泛,未上大學的學生看過影片充滿了對大學的憧憬;正在上大學的學生此時更加珍惜校園生活;已經畢業步入社會的群體,他們在觀看時不禁也為逝去的美好青春唏噓感歎。
二、敘事結構:混合的敘述流程
電影在敘事的同時必然存在敘事結構的問題,電影中結構的設計並不是憑空捏造和想象出來的,而是通過部分細節的連接,才得以使電影中的時間銜接流暢,不至於讓觀眾產生錯亂感。《同桌的你》采用倒敘與正敘相結合的方式架構整個影片,巧妙地運用不同的小物件倒敘了20年前的時光,使故事內部邏輯的不銜接和因果關係的鬆散變得不太明顯。
影片開頭前三分鍾是林一自述美國生活情況,直至收到周小梔的結婚邀請函,在去參加周小梔婚禮的航班上,一副當年周小梔戴過的近視眼鏡將時空穿越到20年前,敘述了1993—1999年的學生時光,主人公日記式記錄,初中教室,周小梔和林一第一次見麵,作為轉校生和林一分到一個班級成為同桌,周小梔的秀氣與純真,打動了林一,當周小梔受到班上同學欺負時,他勇敢站出來保護她;元旦晚會上,用口琴為她演奏歌曲;96年高中生活開始,林一轉到周小梔所在的文科班,一次打掃衛生過程中,周小梔摔傷了腳,林一堅持背她回家,一係列事情的發生,兩個人的關係變得親密,周小梔對林一也更加信任。用倒敘的手法回憶了初中到高中畢業的這段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