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目的論分析電影字幕翻譯策略(1 / 2)

從目的論分析電影字幕翻譯策略

電影理論

作者:李徽

【作者簡介】

李 徽,女,遼寧錦州人,遼寧醫學院英語講師,碩士,主要從事英語語言文學和語言文化研究。

電影《亂世佳人》劇照

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深入,國家間經濟文化的交流頻繁,電影作為一種直觀有效、影響麵很廣的跨文化交流途徑深受關注,欣賞影視片成了現代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電影的字幕翻譯也越來越顯示出其重要性。本文嚐試從翻譯的目的論對電影字幕翻譯進行分析,以期對評價和提高譯品質量有所借鑒。

一、翻譯的目的論

功能翻譯理論於20世紀70、80年代在德國興起,它將翻譯由靜態的語言現象視為跨文化交際的行為,其宗旨就是“目的決定方式”。

功能翻譯理論包含三大原則,即“目的原則”、“連貫原則”和“忠誠原則”。其中,“目的原則”是最高原則,其它兩項居於從屬地位。翻譯的“目的論”認為決定任何翻譯過程的首要原則就是要明確整個翻譯活動的目的是什麼。所有翻譯的首要規則就是“目的規則”,即目的決定手段。

這一規則解決了直譯還是意譯、歸化還是異化、動態對等還是形式對等等等這些翻譯研究中的兩難問題,意味著為達到某一特定的翻譯任務的目的可能要求或直譯或意譯或在兩個極端之間,意味著接受方或者說讀者是目標文本目的的主要決定因素。

二、翻譯的目的論在電影字幕翻譯中的應用

功能翻譯理論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翻譯流程:首先把握翻譯任務的全局,衡量影響翻譯的各方麵因素,如譯文的用途、麵向的讀者、接受譯文的時間和地點、翻譯的媒介等,分析翻譯活動要達到的目的,在此基礎上再研究字詞句的處理方法並確定最終的翻譯策略。針對電影字幕翻譯。譯者所翻譯的作品要想取得好的成效,必須把握字幕翻譯的目的。字幕翻譯的最終目標就是要使影片觀眾能借助字幕跨越語言和文化的障礙,看懂影片所要表達的意義,欣賞到國外的影視作品,實現跨文化交流的目的。因此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在進行電影字幕翻譯時,應靈活應用,采取多方麵的翻譯策略。本文選取土豆網上的一些影視譯文作為參照,對其字幕進行分析,其所采取的幾個主要策略如下;

(一)語言濃縮法

簡潔理應是字幕翻譯的首要原則,鑒於以下原因:1.字幕的時空限製;2.字幕的多符號性;3.口語對白中的冗餘信息。字幕停留在屏幕上的時間是由畫麵決定的,必須與畫麵同步,當畫麵切換的時候,字幕也必須進行同步切換。時空的製約要求字幕譯者必須要采用語言濃縮的翻譯策略。對觀眾在有限時空中把握影片內容無關緊要的信息或者影片畫麵或音樂已經提供充分語境的信息可以刪除。

例l:(Ashley)Well,isn’t it enough that you gathered every other man’s heart today? You always had mine.You cut your teeth on it.

字幕:(阿希禮)今天你取得那麼多男人的心,還不夠嗎?

我的心總是你的。(《亂世佳人》)

這一對白是女主人公斯佳麗想方設法引起自己暗戀對象阿希禮的注意,但收效不大,斯佳麗忍不住當麵埋怨後,阿希禮對她的回答。You cut your teeth on it與前麵you always had mine意思完全相同,隻是後者更加形象生動,由於空間限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