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字跡潦草,很大程度上在於孩子不喜歡寫字,孩子之所以不喜歡寫字,一部分是因為生理發育未達成熟,以致眼手協調不良。如有可能,不妨和孩子多玩“沙地寫字”、“海灘作畫”的遊戲,讓孩子在廣闊的沙地中,快樂地寫下他剛剛學會的“國”字或其他的什麼帶框框的字。這可比在筆記本上,一筆一畫地勾勒要有成效。因為孩子多半不喜歡字有框框,認為那樣框住了他們的寫字空間。等他們把那些字寫得有模有樣了,就培養了孩子對漢字框架結構的美感,克服了他們對漢字框架限製書寫的厭惡感,漸漸地,孩子就喜歡上寫字了。
2.用故事來教育孩子
父母可以通過故事告訴孩子寫字能陶冶人的情操,贏得“書法大師”的榮耀,讓孩子有機會從饒有風趣的故事中“頓悟”寫字的潛藏功能,如此絕對比逼他就範來得有效。
3.字不一定漂亮,但要工整清楚
對孩子的書寫問題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是態度不端正的,首先應告訴孩子寫作業和書寫工整漂亮的目的,讓孩子知道,作業不單是為了鞏固所學的知識,僅僅保證正確是遠遠不夠的,作業還有愉悅身心和贏得好感的作用。在講道理的時候盡可能多舉一些實例,避免簡單的說教。父母可在一段時間內,對孩子每天的作業書寫情況加以點評,對孩子在書寫上的點滴進步給予表揚,不斷激勵孩子以正確的態度對待作業的書寫。
4.注意培養孩子正確的書寫姿勢
如果孩子的書寫姿勢有問題,一定要及時進行糾正,這樣既可以保證孩子的視力,也可以保證脊柱的彎曲度。父母可以讓孩子通過簡單的兒歌來記憶書寫的正確姿勢,並時刻提醒自己注意。例如:書寫要求“三個一”,即眼睛離桌麵一尺遠,胸離桌子一拳遠,手離筆尖一寸遠。
孩子的書寫能力也可加通過訓練提高。每天可讓孩子專門練寫幾個字,每個字書寫遍數不求多,少則五個,多則一行。寫的時候要求孩子先看,了解字的框架結構,還可讓孩子說說每一筆畫的位置、筆順的先後。父母及時發現錯誤,立即予以糾正,在做完這些準備後再開始動筆書寫。經過這一過程,孩子對所要書寫的字有了較詳細的了解,寫起來自然胸有成竹。根據孩子書寫的情況父母可以提一些建議,如:落筆時用勁的大小,書寫的準備程度,要盡量避免塗改等。
習慣41.糾正孩子用不當的學習方式的壞習慣
孩子都有自己的學習特點,幫助孩子找到適合自己特點的學習方法是提高孩子學習效率的關鍵。所以,父母不可忽視讓孩子掌握學習方法的正確指導。
林林,男,天津某小學三年級學生。林林的父親反映:林林的學習成績一直不好,經常“亮紅燈”。林林的父母都認為孩子的主要問題是“貪玩”,因為他們發現林林特別喜歡“動”,背課文的時候喜歡搖頭晃腦;講話的時候也喜歡不停地做手勢;熱衷於搞“活動”,如手工藝、小製作、做遊戲等。
對於孩子在學業方麵的失敗,家長和老師慣用的歸因無非是兩點:孩子的智力和努力。然而,我們身邊確實不乏無論智力和努力都至少能達到中等水平的失敗者。怎樣解釋他們的失敗?事實上,孩子的學習成績和表現除了受智力、努力的影響外,還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和幹擾。在學習過程中,是否采取了正確的、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是影響孩子學習興趣和學習成績的重要因素之一。
每個人都有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每個孩子都可能是聰明的,但每個孩子學習的方式可能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