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為了學有所成(3)(1 / 3)

學習目標的具體化同時也規範了你學習的內容,如今的學習一方麵是在提高個人的能力素質,另一方麵也是在為進入社會作技能準備。在目標指導下可以規劃出幾年內的學習體係,在這期間的每一種選擇都是在豐富、充實它。就像我們入學時的課程選擇,就在為自己的專業方向規劃一個學習體係。一名在計算機方麵有突出成績的同學在向別人介紹自己的學習經驗時說,由於從小就喜愛電腦,他的課外實踐活動主要以學習電腦為主,他就給自己設定了一個目標,要在程序設計比賽中獲獎。有了目標,就有了動力,有了方向,於是他就抓緊每一分一秒的時間,首先堅持按要求完成課內的學習任務,力爭騰出更多的時間來搞計算機的編程和網絡設計。由於他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地堅持不懈,勤奮學習,努力實踐,近3年來先後獲廣東省和全國中學生計算機網絡設計和編程大賽的一等獎、二等獎、銀擂獎3項獎勵。目標實現了,學習的任務也完成得很好。

在達成學習目標的過程中,十分有必要樹立良好的學習態度。因為目標也好、內容也好,都是由自己內部掌控,如果不端正好學習態度,對學習的熱情就沒法持之以恒,那麼收獲的學習成果就可能無法都達到心中的最優。舉例來說,在為一個論題收集資料的時候,有沒有本著嚴謹的態度將可能範圍內的材料全部找到,而不為自己留下一點遺憾、一點心虛。

要想有效提高自己的成績一定要定一個適當的目標,所謂適當,是指這個目標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要符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這是因為,如果目標定得太高,會使你因為達不到目標而失去信心,導致成績的下滑。舉個簡單的例子,有一個同學,平時各科成績隻在七八十分之間,這次期末考試之前竟滿懷激情地一下子將目標定為各科成績都要達到95分以上。這個目標顯然是脫離實際的,即使他在臨考前晝夜不息,拚命學習,一下子從一個中等生躍升成尖子生,這種可能性是不大的。事實證明他失敗了。而目標定得過低,也是不行的,例如:一個平時各科成績都90分的同學,而期末考試成績卻隻要求達到90分即可,這個目標顯然又太保守了,這樣的目標就產生不了多大的激勵作用和推動力,就失去了定目標的意義。

對家長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以興趣為出發點,製訂最符合孩子自身情況的目標

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當學生發現某種知識對個人所具有的意義時,他們學得最好。歡歡從小就喜歡擺弄飛機模型,他的媽媽發現了這一點,就鼓勵孩子參加各種航模比賽,在媽媽的鼓勵下,歡歡獲得了省內外很多獎項,最終,考上了著名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2.鼓勵孩子通過對自身的了解,自己給自己定目標

當學生被鼓舞和被信任能做重要的事情時,他們學得最好;孩子們都是需要鼓勵的,一點點的肯定和讚許,就有可能使孩子形成一股強大的動力。要充分信任孩子,讓他們從小就養成自己管理自己的好習慣。

3.準確把握自己的現實學習水平,切實製訂可行性目標

自己確立的目標不要遠遠超出自己,要根據自己的的實際學習水平。不可過高也不可過低,這樣才能一步一個台階地前進。

習慣51.糾正孩子不善於向同學請教的壞習慣

有一個人做了一個夢,夢中他來到一間二層樓的屋子。進到第一層樓時,發現一張長長的大桌子,桌旁都坐滿了人,而桌子上擺滿了豐盛的佳肴,可是沒有一個人能吃得到,因為大家的手臂受到魔法師的詛咒,全都變成了直的,手肘不能彎曲,而桌上的美食,夾不到口中,因此個個愁苦滿麵。

但是他聽到樓上充滿了歡娛的笑聲,他好奇地上樓一看,同樣的也有一群人,手肘也是不能彎曲,但大家卻吃得興高采烈。原來每個人的手臂雖然不能伸直,但是因為對麵的人彼此協助,互相幫助夾菜喂食,結果大家都吃得非常盡興。

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沒有一個人可以不依靠別人而獨立生活,這本是一個需要互相學習、互相幫助的社會,人和人之間本來就應該互相扶持,共同成長。現在的很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其成長環境使得他們和父輩們比較起來表現得更加有主見、有個性,自尊心也更強,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今天的孩子和別人的交往能力卻未必比得上父母,相互之間的協作能力也明顯差了許多。表現在具體的學習中就是不願意,或者是不善於向同學請教。

一項調查顯示,當被問到“你在學習中遇到困難的時候會如何解決”時,有55%以上的同學選擇“自己克服困難”,23%的學生選擇了“問老師”,而選擇“向同學請教”的學生竟然不到20%!當被問及“為什麼不願意向同學請教”的時候,很多同學都回答“那多沒麵子啊!”“我覺得他們還不如我呢。”麵對這樣的回答,不能不讓人感到深深的憂慮。

有位老師進了教室,在白板子上點了一個黑點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