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為了學有所成(4)(2 / 3)

常福春是遼陽市某中學的學生,平時學習成績優秀,但一參加考試就怯場,以致進入考場後,腦袋就不做事,考不出應有的成績。後來,參加複習班,在複習班內成績仍居上遊且很穩定,但二次進入高考考場仍然怯場,籠罩在一種無形的緊張中,甚至平時做過多遍的相同類型題也變得陌生起來,結果可想而知。常福春對考試怯場的毛病非常苦惱。

考生考試怯場,又稱考試境遇性焦慮障礙,指學生因情緒過度緊張而使實際水平得不到正常發揮的臨場狀態,是常見的一種心理現象。

緊張是一種情緒狀態,一般是由外部環境因素或個體內部因素而引起的焦慮不安的情緒。

在考試中,完全不焦慮的學生不見得會取得好的成績,而往往具有中等焦慮水平的學生卻可以非常好地完成考試任務。但物極必反,極度的焦慮則造成孩子過分緊張,從而使大腦因過度繃緊而造成思維的中斷,以致平時溫熟的東西都無法回憶起來。這種由嚴重焦慮造成的考試失誤,就屬於考試怯場的問題。怯場的表現是以重度焦慮為核心,有時還伴隨著頭暈、手足刺痛、乏力、多汗、呼吸困難、睡眠障礙、軀體疼痛、麵部潮紅、靜坐不能、害怕、心悸、手足顫抖、驚恐等症狀。

克服怯場的方法非常多,父母可以指導孩子從以下幾點進行改正。

1.消除不良認識

人的情緒是通過認知的折射而產生的,孩子考試的緊張情緒是他們不良認知折射的結果。孩子的不良認知是多種多樣的,比如,怕考不上大學對不起父母;認為考不上大學沒有前途;怕考不好丟麵子等等。

要想使孩子在應試中不出現緊張情緒,首先要消除他們對高考的不良認知,樹立正確的認知。這就要孩子提高對高考意義的認識,做到一顆紅心,多種準備,使他們認識到升大學或通過自學同樣是成材之路,以便減輕心理壓力,放下包袱,輕裝前進。這樣,精神振奮地去應試,就會防止怯場的出現。

2.教會孩子轉移注意的方法

在考場中如出現怯場造成情緒高度緊張,可用轉移注意的方法克服緊張情緒。可以喝口飲料或往頭上抹點清涼油等,或閉一會兒眼睛冷靜一下頭腦,達到轉移注意的目的。也可以拉彈事先套在手腕上的橡皮圈,拉彈要適度,不要產生痛覺,還要一邊拉彈一邊用內部言語數數,1,2,3,4,5,6……直到緊張情緒消失為止。

3.教孩子學會放鬆訓練

焦慮情緒會引起軀體肌肉緊張,做放鬆訓練就能消除肌肉緊張,同時,焦慮情緒也就緩解了。

曾出現過怯場的考生,在高考前一周,每天晚間坐在沙發上,微閉雙眼,全身放鬆,按下列步驟進行操作。

第一步:緊握拳頭→放鬆;伸直五指→放鬆。

第二步:收緊小臂→放鬆;收緊大臂→放鬆。

第三步:聳肩向後→放鬆;提肩向前→放鬆。

第四步:保持肩部平直轉頭向右→放鬆;保持肩部平直轉頭向左→放鬆。

第五步:屈頸使下顎接觸胸部→放鬆。

第六步:張大嘴巴→放鬆;閉口咬緊牙齒→放鬆。

第七步:使勁伸長舌頭→放鬆;卷起舌頭→放鬆。

第八步:舌頭用力頂住上齶→放鬆;舌頭用力頂住下齶→放鬆。

第九步:用力睜大雙眼→放鬆;緊閉雙眼→放鬆。

第十步:深吸一口氣→放鬆。

第十一步:肩胛頂住椅子、拱背→放鬆。

第十二步:收緊臀部肌肉→放鬆臀部肌肉用力頂住椅子→放鬆。

第十三步:伸腿並抬高15~20公分→放鬆。

第十四步:盡可能地收縮腹部→放鬆;繃緊並挺腹→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