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男孩篇60分是天才的起跑線(8)(1 / 3)

媽媽想了個辦法,趁小寶貝不注意的時候把玩具偷偷藏起來了,下次兒子再玩的時候找不到玩具了,就問媽媽:“玩具哪兒去了?”

媽媽說:“我不知道啊,你玩完放哪了?我沒看見。”

小寶貝說:“真奇怪,明明就在地上的,怎麼不見了呢?”

這時媽媽說:“不是告訴過你嗎,你的東西要自己收好,從哪裏拿的就放到哪裏去,這樣下次就能找出來接著玩了。”

別讓“狼來了"的故事重演

孩子說謊,常常伴隨著某種企圖,為此,家長對待孩子說謊不能聽之任之,也不能過分指責,父母應該以榜樣的作用來教育和幫助孩子克服這一毛病。

鄰居家的兒子濤濤愛畫畫,多次要求媽媽給他買盒水彩筆,可是媽媽沒把此事放在心上,一直沒給他買。為了得到盼望已久的水彩筆,濤濤開始騙媽媽“我們幼兒園的老師說明天每人要帶一盒水彩筆去幼兒園畫畫。”媽媽不好違背老師的要求,趕緊去給兒子買了盒水彩筆,濤濤終於以說謊達到目的。

幼兒時期孩子說謊比較普遍,但說謊的原因有多方麵:主要分為有意識說謊和無意識說謊。

無意識的說謊是孩子的一種無心行為。對待孩子的無意識說謊,家長要加強教育,增強孩子的是非觀念,使孩子自覺遵守道德規範,對於把想象當現實的無意識說謊,隻要幫助孩子區別對待願望和現實,培養孩子細心觀察的能力,以符合語言表達情況就可以。

而有意識的說謊大致有以下幾種原因:

說謊

為了得到喜歡的東西或者能夠做喜歡的事,渴望得到又怕得不到而爸爸答應了給兒子買他心儀已久的玩具手槍,並要求兒子在玩的時候不要把衣服弄髒了,兒子在遊戲中還是弄髒了衣服,但是為了得到手槍,兒子說謊是別人不小心弄髒的。

有的小朋友在聽了老師表揚了衣著樸素的同學後,就故意用剪刀剪破自己的新衣服,再讓媽媽補上補丁,然後穿著這個打了新補丁的衣服去幼兒園取得老師的表揚。

對待孩子有意識的說謊,家長應認真分析原因,根據具體情況區別對待。如果是家長要求過高,對孩子過於嚴厲造成的,家長要首先糾正自己的做法;如果是孩子本人的不良習慣,應該及時給他講道理,鼓勵和督促孩子改掉不良行為。

小孩子說謊,後果可大可小,如果你的孩子有說謊的行為,請及時幫他改正:

對孩子的合理的要求和願望盡量滿足,暫時無法滿足的,應該向孩子說明理由,如果對於孩子的要求不分青紅皂白的不予理睬,容易使孩子說謊或背著家長幹壞事。

童話大王鄭淵潔的兒子上小學時特別調皮,但對於當國旗手充滿了向往。有一段時間,他努力克製自己,勇於表現,幻想著能都達到老師的要求,當回國旗手。但是很長時間都沒有滿足願望,後來孩子的興趣喪失了,鄭淵潔問他還想不想當棋手了,他兒子說:“旗手與我沒關係,隻有老師喜歡的同學才能當上,我可沒那運氣。”後來,鄭淵潔就做出常人難以想象的事情,讓孩子輟學,自己成了孩子的專職老師。

2.正確對待孩子的過錯

家長本著關心孩子,愛護孩子的原則,態度溫和的鼓勵孩子承認錯誤,並幫助孩子改正錯誤;如果用訓斥、譏諷來對待孩子的過失,就可能使他為了逃避錯誤而說謊。

同事的孩子喝水時不小心打碎了玻璃杯,他主動告訴了媽媽,沒想到挨了媽媽一巴掌,還加一頓罵。時隔不久,孩子又失手把媽媽心愛的花瓶打碎了,他記住了上次的教訓,在媽媽麵前說了謊話,是小花貓跳上去的時候弄碎的。

可見,本來誠實的孩子也會因為家長不當的教育而變得虛偽。

3.為孩子誠實做榜樣

為培養孩子誠實做人,家長要為孩子作出好榜樣。如果要求孩子拾金不昧,家長就不能將撿到的物品據為己有;如果要求孩子不說假話,家長就不能哄騙孩子。不然,孩子是難以形成誠實品質的。

有位叫佳佳的孩子,本來非常誠實可愛,但到5歲左右就變成了一個好說謊話的孩子。原因何在呢?原來是受他母親的影響。佳佳母親道德修養差,還愛占小便宜。一次,她帶佳佳去買水果,趁賣主未看見,拿了幾個梨放在自己提兜裏。這情景佳佳看在眼裏、記在心上。在家,佳佳媽媽總讓婆婆做這做那,自己則借口出去辦事,其實是領著佳佳去朋友家串門或上街閑逛。每當買回好吃的東西,佳佳母親總是藏在自己房間裏,同孩子一起吃,不讓婆婆吃。她還叮嚀佳佳:“奶奶問時,你就說什麼也沒買。”媽媽的所作所為,對佳佳的影響極大。不久,佳佳也成了愛說謊話的孩子。